踏!踏!踏!
一萬猛虎騎彷彿利劍一般從東側向惠州軍陣列直刺而去。
大地震動,塵土飛揚,彷彿一頭兇獸馬上就要撲過來一般,雖然猛虎騎未至,但是惠州軍卻能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壓力,這是來自一萬猛虎騎的壓力,惠州軍中普通士卒感覺自己的胸口彷彿壓著一塊大石頭一般。
大地震動的愈加厲害,猛虎騎在接近,很快猛虎騎就出現在惠州軍視線中,在猛虎騎最前方,是手持雙耳方天亮銀戟騎乘銀騅身披亮銀鎧甲的王朔。
“那是什麼?”一個惠州軍統領看著連人帶馬都被厚重鎧甲包裹的猛虎騎問道。
下一個人的驚呼卻回答了他的話。
“不好,那是重騎兵!”
重騎兵,也稱重灌騎兵,該兵種一般人馬均裝備有防護效能良好的盔甲和盾牌,武器以長矛為主,以強大的沖擊力和優秀的防禦力而著稱。
重騎兵的裝甲堅固,全身完全覆蓋,連眼睛也完全防護,能夠承受一定攻擊,比如說箭雨覆蓋。
重騎兵透過沖鋒産生的速度、動量對敵人陣地製造壓制性的突破,主要用途是沖毀敵人陣形、打擊敵人士氣。
在冷兵器時代,穩固的陣形是確保勝利的基礎,高昂計程車氣是取勝的關鍵,一旦破壞了敵人的心理平衡和組織基礎,就相當於獲得了勝利。
重騎兵威懾力十足,但是想要組建一支重騎兵也非常困難,不說需要大量上好的戰馬,還需要海量金錢,大黎帝國原有的五支騎兵軍團皆是輕騎兵,無一支重騎兵。
可以說,現在出現在戰場上的重騎兵是自大黎帝國戰亂以來的第一支重騎兵,向惠州軍陣地沖刺而來的一萬猛虎騎中,身披厚重鎧甲的重騎兵只佔三成,大約有三千騎,但是這三千重騎兵的威勢比身後的七千輕騎兵的威勢要大的多。
為了組建這三千重騎兵,這兩年多以來,王朔也花費了大量心思,重騎兵的戰馬皆是優質)馬,人和馬穿戴的鎧甲皆有精鐵打造,重騎兵最差的一個士卒都能夠與後天一階武者對抗,如此下來,王朔集合眾世家之力,調動大量人力物力,才得以組建三千重騎兵。
現在,三千重騎兵一出現在戰場上,就給惠州軍帶來無邊的壓力,王朔花費心思組建三千重騎兵沒有錯。
“放箭!弓箭手向東側區域放箭!”
在重騎兵進入到一箭之地時,蘇譽堅定的下達作戰命令,在此之前,蘇譽已經將正面的盾兵和長槍兵調集五分之二去右翼,只有盾兵和長槍兵才有可能阻擋重騎兵。
蘇譽心中自知,以箭矢的攻擊力無法給全副武裝的重騎兵造成多大傷害,不需要多,只需要稍微擾亂一下重騎兵的陣形就好,這樣就能讓重騎兵沖鋒的勁頭稍稍減少,盾兵和長槍兵能夠抵禦重騎兵的機率就越大。
在下達完作戰命令後,蘇譽還將惠州軍中八名先天宗師的六名調到右翼去,盡可能去攔住沖向惠州軍右翼的重騎兵。
在王朔率領猛虎騎向惠州軍右翼發起沖擊的時候,正面戰場上,王氏大軍也列陣向惠州軍陣地沖去。
重騎兵重要,正面戰場上的王氏大軍同樣也重要,要是隻重視一個而忽視另一個,惠州軍最終只有被打敗這一個選項。
還好蘇譽、沈霽等惠州軍統帥沒有亂,沉著穩定指揮惠州軍變換陣形,以防禦陣形地域從右翼沖刺而來的猛虎騎和從正面沖來的七萬王氏大軍。
“射箭!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