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旁觀的思念,還是失去的懷念,讓我有了第二種重現過去的能力:
只要在深夜沉睡前回憶,直到忘了呼吸,心跳似乎漸漸停滯的時候,就離開了當下,回到了身臨其境的過去。我清楚這不同於記憶:“記憶”是過去的印象痕跡,而真正的“回憶”是回到過去!回到過去,過去也就回到了現在!只要進入記憶的實境,它就是當下。就像夢一樣重現了。不同於的是,回憶完全複制了過去,卻有顏色!但隨之而來的下墜和窒悶的恐慌,讓我大口喘息,掙紮著離開過去的世界。
這情景就像童年時潛入碧綠的深潭水底,看到陽光燦爛的另一個世界,是如此不同,但在短暫停留後,不得不快速回到水上的現實世界。
為什麼淩晨可以感受世界隱秘而真實的過去部分?楓懿說:疲憊可以帶來幻覺。可我很清楚什麼是幻想。人在極度疲憊的寂靜深夜,會聽見自己跟熟人對話。這不像是幻聽錯覺。因為對話富有邏輯和見解,真實而且清晰,無法隨意想象,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後面會說什麼,就像聽著他人之間的對話!於是就在那裡專心聽著。魔鬼般的對話!入睡前,疲憊不會停止,這種旁聽似乎會一直延續下去。裴夫認為:因為身體疲憊,感覺遲鈍,而不再束縛想象。我卻認為,因為淩晨是最遠離生活的時候。疲憊讓日常記憶無力,世界難以被遮蔽。
那時候因為想念,我常在深夜裡練習回憶,所有見她時的微小情境和微妙心境。時光倒流回過去,在憋氣般的短暫裡,我又見到了她。直到窒息的靈魂就要失去的時候,我看著她消失……要體驗過去,就要忘記當下,經歷窒息和下墜的恐懼。
這種擔心不無理由。我想起小學時一個深夜,不知是否病了,只要閉上眼睛就感覺會忘記呼吸,心跳即將停止,而身體卻向深處下墜,極度睏乏卻不敢睡。母親整晚揉我肚子,陪著我一晚沒睡。這是我經歷過最驚恐的體驗,也是唯一的一次。那無法停止的下墜感,看不到盡頭。在黑暗而漫長的夜裡,孤獨和深陷就像地獄一般。直到淩晨終於睡去。
唉,如果沒有這種窒息的下墜,所有美好的過去都能相伴一生了。她在所有寧靜的深夜裡出現,不再離去……
在回憶裡,我在凝視著她的臉,雖然可能會遺忘最後的呼吸。但如果有一天失去這種能力,我所有珍惜的過去就真的失去了。片刻慰藉無法改變命運。回憶只是提醒人們不要沉迷於白天生活,習慣於不幸……靈魂想起了最初的恐慌,就會窒悶。
黑夜與黑暗有區別嗎?黑暗遮蔽了黑夜神秘帶來的敬畏遮蔽了神秘本身),就像投入水中的石頭瞬間不見,而漣漪久久地停留在視野裡。楓懿說光明視覺)不是電磁波或神經的屬性。光明仍然隱藏在黑暗的神秘裡。科學認為無人觀看的宇宙黯淡無光,只有電磁波。這本身就是一個啟示,世界不過是靈魂的孤島,暗淡是牢籠。在生命個體和眼睛出現之前,那個群星閃爍的無限宇宙是一片漆黑,還是更真的閃耀?那現實的明暗跟夢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閉眼可見的夢,是不是更真的光明呢?世界仍然神秘。
我不忍在深夜睡去,因為回憶是她最清晰的時候。她是如此美麗!而我們面對面,相互凝視……曾經我把白天當做夢的等待,在夢裡才能再次面對。不想讓白天生活變得繁華而繁雜。我怕生活增加新的記憶,覆蓋了回去的路標……
心靈之間是若有若無的距離,隔著愛情和生命。在回憶時,命運似乎已經讓我回到了過去,我只需要把另一隻腳也輕輕地邁進來。只需要忘記現在……
心靈之間是無形卻頑固的距離,就像生死。只隔著一個名字或咫尺的距離,卻無法逾越。多麼希望能告別自我,如果心靈之間可以逾越,我就可以變成她他它——她自己,或她的父親或她所愛的人,甚至變成風或樹,或找尋或等待,她或自己時不時經過……
讓愛成永恆,只需要跨過那看不見的邊界。只需輕輕拍動翅膀,就可以回到過去。小時候除了經常夢到下墜的恐懼,還有自己拍打胳膊慢悠悠飛不高的驚喜和忐忑後來才意識到手臂無法飛行,但可以做很多事情)。
曾以為自己徹底告別了過去。過去成為了夢,在回憶裡真真切切,卻再也無法觸控。然而,我卻留著格林江依真的第一封信和第一張賀卡,那象徵著自己跟她的最後聯系……
霍然,在長久的回憶中,找回了過去瞬間的情感,那種重現情感的強烈和真實讓我一整天發呆,什麼事也不想做。時光似乎逆轉,過去就像偶爾發現兒時的玩具,令人驚訝不已。如夢般的記憶隱藏在一個遺忘的地方。那地方在黑夜與黎明之際,在芬芳與光影之間。
我終於明白了,過去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