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深深感覺到這股熱潮來勢洶洶,以致於這個年過的,人們見面都不是問吃了沒,而是問,你入了普洱茶沒有。
這種完全病態的不正常的失去市場秩序的現象,是老劉和這群港臺茶商整出來的把戲,完全是違背市場的做法,他不但無法接受,更無法容忍。
近乎窒息的環境,平常大聲嚷嚷的老劉似乎有些理虧,大氣都不敢出。
“這,這銷售要講策略的,而且,我知道你正直不阿,所以你負責生產,我負責銷售,你就只管安心生產就行了。”….江皓輕嘆了一聲,老劉的確是個商人,唯商至上。比起他師父張武,以及陳龍,他是多了絲不擇手段的。
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行走商界多年的人,又怎麼會輕易的讓他看穿。
江皓感覺怒氣從丹田而起,卻無從發洩,無商不奸,不這麼幹,老劉和他也的確無法掙錢,這種無奈只能硬生生讓他無從指責。
“難道我除了管生產,銷售我就無權管?任你們打亂市場胡來都睜隻眼閉隻眼嗎?”
江皓無法接受,自己就像個局外人,那麼辛苦做出來的普洱茶,梳理的生產秩序和流程,推出市場本應有他的出謀劃策,老劉卻是如此的專斷獨行。
這一張和港臺茶商聯手織造的銷售大網,他只是跟消費者一樣被矇在鼓裡。這種感覺,猶如被人欺瞞一般,讓他心生不適。
老劉被質問得頓了一下,和江皓的合作都是五五開,他也是大股東,的確有權知道這一切。
“不是不讓你管,我在跟你合作前,這個市場策略很早就定下了,我混跡了那麼多年普洱茶經營,我跟那群人的確很多關聯,但我找你合作,是真的看中你的技術能力和人品。不是有意瞞著你,這市場瞬息萬變,我們必須掌握主動權。”
普洱茶這個型別水很深,江皓根本不知道,他跟港臺那群茶商,包括羅昌平在內,早早就達成了推出市場的策略共識,畢竟不這麼幹,他們所有人在雲南盤下的將近2億元的古樹茶存量就得自我消化,一旦市場衝擊不成功,那是會全盤潰敗的事,大家最後下場都會是傾家蕩產。
這種瘋狂的做法,是為了催谷起已經在港臺區域一潭死水的普洱茶行情,普洱茶是大有可為的茶類,但一直沒有打入過內地,在內地的市場那麼龐大,他們把聲勢造起來,庫存壓起來,把普洱茶價值給它吹玄乎了,才有可能讓普洱茶以高姿態的銷售形態進入市場,帶出普洱茶的金融屬性。
只有具備金融屬性,才有可能用槓桿原理,市場計劃經濟去操控普洱茶的價值,緊緊握在手裡的主動權,才有可能引導消費者瘋狂消費,抬高普洱茶價值,才有可能獲取鉅額的盈利。
而這一波接一波的瘋狂營銷方式,是他們下的第二步棋,他必須和茶商們聯手營造普洱茶具有高價值和潛力的假象,不然這市場推出去,久而久之做的人多了,就會淪為像綠茶和紅茶那樣爛大街的東西。
“所以你們就共同合資去搞這次高價拍賣、普洱茶小姐選美、巡迴講座是嗎?浮誇的表演,把普洱茶價值神化,欺騙消費者?”
江皓知道自己很多時候的確眼裡揉不得沙子,但既然合作了,就要把不舒服的部分說出來,才不至於以後大家都難收場。
“說欺騙就言重了,在商言商而已,掙錢的事,既不違法又不有違道德,有什麼問題?”
老劉也被江皓這番言辭緒,不免有些控制不住。
.
李慕江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喜歡茶滘往事請大家收藏:()茶滘往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