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杯茶,有含義?”
看著江皓淡定自若的喝了一口茶,陳龍沒忍住開口問道。
江皓拿起一旁的竹蒲扇,扇了幾下,說了句:“正如這杯茶,才是合格的綠茶,你那批做好的,處理掉吧。”
江皓知道這句話勢必會如炸彈般炸在陳龍和他助理身上。
“什麼?處理?這,這虧損很大的......”
助理越發結巴了,看見陳龍瞥了一眼才沒繼續說下去。
江皓不急不慢的拿出自己這些天寫了不少方案的筆記本,遞給了陳龍。
“這個處理不是倒掉,而是轉手賣給茶滘街的攤販,讓他們低價收了。”
臭青草味的茶葉,這輩子都不可能從他江皓手裡賣出去。
但是大批次的茶葉問題,為了保證成本不虧損,就只能低價處理掉,不至於損失那麼大。
陳龍低頭認真的看著江皓寫的筆記,不禁頻頻驚訝的抬頭看了幾次江皓。
“這,都是你做的?”
江皓只覺得陳龍多少有些廢話,少有的不耐煩說:“不然呢?”
陳龍不得不逼著自己重新審視江皓,眼前的他跟那個上山砍伐木材的貧苦小夥完全是兩個人。
裡頭的方案和做法,既清晰又有可操作的可能性,的確是個幹實事的人。
江皓看他看得入迷,便刻意清嗓說:“這場改革,一定要做。現在就是四面夾擊,外頭的茶商、製茶廠、茶滘街的攤販,還有以後張武的茶葉生意,都在衝擊我們。”
四面夾擊的市場,紛紛湧退的客戶,體驗極差的服務,良莠不齊的品質,這換了哪個製茶廠,財力再雄厚,也無法支撐下去。
而且撇開競爭不說,改革開放的政策正式推行後,供銷商的體制改革,務必會改變原有的經濟格局,大環境會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當其衝的便是港商和臺商會大量湧入十三行貿易行列,帶來更多前沿經濟的發展,從農村開始的改革會蔓延到城市,逐步代替掉原有的體制。
加之茶葉品種繁多,各地的茶商如果盯上了芳村這塊寶地,這競爭的力度將會迅速加碼,所以不進則退,就只能是生存或毀滅的問題了。
陳龍看他如此有條有理,但轉頭考慮到父親提過的,任何改革都會帶來巨大的成本損耗,最後才會換來真正的長期效益,便說:“不做的話呢?”
“那就等著倒閉吧。”江皓鏗鏘有力且篤定的話音擲地有聲。
喜歡茶滘往事請大家收藏:()茶滘往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