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武俠小說,本來就是個錯誤的命名,它和它的晚輩一樣,都應該叫爽文。然而,它已經年老色衰了,還喜歡拿遮羞布蓋住自己。而它的晚輩們,能更加直奔主題,毫不掩飾,發揚著它真正的內涵,
想起高中追《滄海》,買武俠版雜誌的時候,在搞什麼“大陸新武俠”,好像無疾而終,其實,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了。
就像《守望者》裡,夜梟問,美國夢怎麼了?笑匠回答,你看到的就是美國夢,它實現了。
套在“大陸新武俠”上也一樣,它也實現了,開啟任何一個網文網站,都能見證它的繁榮。
過去的讀者,不是更愛舊爽文,而是那個時代,沒有新爽文,甚至沒有多少娛樂手段。他們只能被迫接受“武俠小說”,被迫為這份爽感買單,不然從別的地方獲得的更加稀少。
但不代表他們,喜歡武俠小說裡面那些與“爽”無關緊要的東西。所以新爽文,拋棄了所謂的“俠”、“義”、“文化”、“人性”、“深度”......這些討厭的遮羞布,更加受到人民的歡迎,才能賺到市場。
就像有讀者在我書底下留言,說我筆下人物,終於有點主角的樣子了。我很納悶,什麼叫主角的樣子?難道每本小說的主角,都應該是一樣的,還是說,主角怎麼寫,有模板可套?
後來我恍然大悟,當然了,他說得沒錯。嚴格的來說,爽文不應該歸於小說,而應該叫“第一人稱代入式文字冒險戀愛遊戲”,代入感是爽文的重中之重。
既然如此,作為讀者的化身,主角當然得有模板,畢竟爽和快感的來源就那麼多,不照著寫,怎麼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呢?
大抵總結一下,主角走到哪裡,都要會裝逼打臉,還得有角色跳出來配合他。而且全文不能吃一點虧,哪怕實力未濟,羽翼未豐,也要有一群老前輩點頭旁白:“此子前途不可限量。”畢竟,沒有人願意在爽文裡讀到挫折感。
再加上美女投懷送抱,金手指滿天飛,最後天下無敵,再給他一個名目,可以擺脫責任,帶著美女遠走高飛。嗯,這樣,一個有主角樣子的主角就呼之欲出了,一篇有武俠樣子的武俠就誕生了!
只可惜,我看過的武俠小說很少,看的時候,還因為主角大多身世悽慘,也缺乏代入感,一直沒能領略到武俠小說的精髓。我曾經大言不慚,在簡介裡說,希望將此文獻給自己,獻給同好,分享共觀。
我太自作多情了,沒有主角樣子的武俠,不爽的爽文,怎麼會有同好呢?
我收回這句話吧,這本小說,我只敢偷偷地獻給自己。
得埋怨一句金庸,我雖然很尊敬金庸大師,也怪他,誤導了很多人對武俠小說的認知。
金庸一直想給武俠小說灌入一點文化內涵,修訂小說的時候,也在試圖把武俠“文學化”。
金庸的文字實在是好,包括我在內,應該有很多年輕人,都望風而從,打心底認為,那些所謂歷史地理,美景風光,琴棋書畫,茶酒醫卜,佛道儒學,是武俠必不可少的內容,是武俠的真諦。
比如,我動筆之前,對歷史一竅不通,連努爾哈赤、李成梁是誰都沒聽過,可是為了給小說帶上一點歷史色彩,查一堆資料,狂翻百度百科。現在回想,這麼做意義何在?
我想,也有很多武俠作者,跑題了,把精力浪費在這些自己都莫名其妙的元素上。
這些只是武俠小說的遮羞布,易中天老師所稱的“媚雅”,為了討好文化人,讓普通人“不明覺厲”。或許以前,會有人以小說裡包含這些來欺騙自己看的不是純粹的玩物,甚至獲得某種優越感。但這個年代,大家很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何況,純粹的玩物,並不會因為披上了何種外衣而改變內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讀者的選擇是英明的。對待爽文,只會獲得了足夠的爽之後,才會分出一點心思,不痛不癢地提兩句。如果哪個作者本末倒置,忘了以爽為核心,對不起,他僅能收穫一點自欺欺人的虛榮心。
所以,曾經流行的“金學”,什麼也沒研究出來。因為研究的人,大都發現了,裡面的“學”,只是一層外衣。金庸自己去大學教創作武俠小說,也變成笑話一樣的新聞,畢竟實在沒什麼可教。
我不敢以惡意揣度金庸大師,但他的無心之舉,造就很多武俠作者,還陶醉在錯誤的領域,虛偽地進行創作。
總而言之,一個作者若學會真誠,他應該就不再會碰傳統武俠了。真正的筆墨,不該用在遮羞布上。而那些把武俠和穿越、系統流、重生結合在一起的作品,才是真正在為挽救武俠這個題材而拼搏努力,不然光靠那些陳舊的爽點,又有多少人願意看呢?
我動筆之前有個願望,等我自己的小說寫完了,就把它加進手機電子書的“武俠”分類裡。然而真正的結局是,等我寫完了,我刪除了“武俠“這個分類。
寫一本武俠,這個中學時候萌發的念頭,因為寫作時間不足,和怕人知道只能偷著寫的緣故,屢次不能得到滿足,最終化作一股執念,強迫我非得完成它不可。這使我浪費一年的光陰和健康,所幸快刀斬亂麻,也只浪費了一年。
其實,沒有人不喜愛自己筆下的角色。我也一樣,可同時我也為他們不得不存在於武俠小說這個虛偽的舞臺上,感到羞愧萬分。
如果有下次,我會寫一篇真誠的爽文,不要再虧待我的角色。
喜歡濁世清歡請大家收藏:()濁世清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