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直搗黃龍”起,至“幽林伏豹”,果然合了十招之數,小池尊者拼命招架,最終在第十招上堅持不住。這一番交手極為快速,僅數個呼吸,便分出勝負。換成其他人交手,大概還打不完三招。
只因許清濁招式轉接之間,一氣貫通,天然無痕,絲毫沒有凝滯。若真要細究,既無中斷,其實可以算作是一招。偏偏這一招之內,又包含了實實在在的十招,直叫人匪夷所思。
許清濁自稱這套槍法脫胎於俞家槍,實則連“脫胎”都沒有,壓根就是俞家槍的原招。但他運用招數的竅門,得自在煤山上與大先生一行人苦戰,從絕境中悟出的“借勢節力”之法。
他膂力平平,以“陰符槍”施展槍術,強則強矣,消耗體能極巨。是以他憑著“心意六合”的境界,儘量不用己力,而借天時地勢,甚至借敵人的攻勢,來維繫後續招式不斷。為了保證這“不斷”,他必須得連貫如一。莫說十招化成一招,只消給他合適的地利、充足的敵人,百招化為一招,也並非不能辦到。
比起當日的生澀,他已趨近完熟,更向風倦月請教了“胎拳”的精髓,一併融入法門之中。“胎拳”自創招數雖多,只要內息連續,便可任意演變,他借鑑此拳,可謂受益良多。
群雄見許清濁贏得如此之快,簡直目瞪口呆。內中有不少人,還猜他會不會投機取巧,暗使槍王降服三十七派的秘傳武功制敵,正等著挑刺找茬呢。哪知他用的,不過是正兒八經的俞家槍,一瞧便知。
小池尊者精通“世尊如來棍法”,武功大氣磅礴,一點靈機藏於古拙之中,莊嚴而不失活潑。可他招式前後既有間隔,怎能敵得了許清濁“合十為一”的圓順自如?自從接下第一招,敗勢深埋,必輸無疑。
他瞧許清濁收了鐵槍,低身攙扶自己,擺手一止,自己調了調內息,站了起來,心中卻想:“若非約定了十招,他真要勝我,恐怕兩三招就夠了。我閉關數十載,到頭來仍在天下豪傑眼前,徹底敗給了俞家槍。”
這麼一想,灰心到了極處,大有空活一輩子,原來是南柯一夢的錯覺,立在當場,怔怔不語。忽聽許清濁道:“大師,晚輩這一套脫胎於俞家槍的槍法,您以為如何?”
小池尊者失落萬分,慘然道:“許公子,你不必顧及貧僧顏面。你擊敗貧僧的武功,正是原原本本的俞家槍;事到如今,貧僧無話可說,少林棍從此......不敢再與俞家槍爭雄。”
他難抑一腔衝動,非得尋俞家決一勝敗,等同自作主張,賭上了少林寺的名譽。既然落敗,本派聲名大損,也是無可避免了。他自知罪孽深重,準備一回寺廟,即自廢武功,餘生面壁懺悔。
許清濁道:“大師此言差矣!晚輩用的,既是俞家槍,也非俞家槍。”小池尊者搖頭苦笑。許清濁仍道:“晚輩力氣不濟,揮動尋常白杆木槍,沒一會兒,就得汗流浹背;更逞論使如此沉重的鐵槍,同大師這樣的高手過招?”
他說到這兒,微微側頭,瞧向廳間,見花如何面含微笑,遞來的目光裡透著鼓勵,信心更增,笑道:“所以晚輩只好討巧,不等每招力道用盡,趁著還有餘勁,藉機變化招數。晚輩這麼使槍,匆匆忙忙,遠不如俞家其他高手那樣從容不迫,實是‘半吊子’的俞家槍。但各人力氣有別,晚輩無奈之下,唯有改易原本槍法。”
眾人知他純屬謙辭,可那十招過於急促,窮追不捨,雖勝之連貫,確也失之風度了。俞家弟子聽了,更是心頭大悅,連小池尊者也稍覺好受了些,嘆道:“許公子太謙了。”
許清濁話鋒一轉,道:“晚輩曾聽一位高人講過,武學之道,當合‘因事制宜’四字。少林功夫源遠流長,乃天下正宗,可俞大猷將軍習得少林棍,也無法完全用於練兵。只因出家人慈悲為懷,戰場殺敵,不能心慈手軟。所以,俞將軍做出變通,借鑑少林棍,創出了俞家槍,就如同晚輩改易槍法一般,並非要爭個高低,而是為求合適。”
小池尊者一愣,欲言又止,更聽許清濁朗聲道:“少林棍旨在武道修行,俞家槍旨在沙場建功,兩者本無優劣之分。國家有難,倭寇掠海,俞家槍這才應劫而生,絕非刻意挑釁,爭奪正宗權威。武林那麼多門派,那麼多絕學,不乏時勢所造,繼承有之,發揚亦有之,武學故能昌盛不衰。大師又何必執著於此呢?”
許清濁講的這番道理,縱然不算老生常談,也並無出奇之處,可在其奪目的戰績之下,倍兒有說服力。不知誰叫了一聲好,群雄跟著轟然稱是,登時頌揚之聲,讚許之語,經久不息,響徹俞府。
只聽一人道:“善哉,善哉!”聲音不大,卻穿透滿場喧聲,清晰地傳到眾人耳中。群雄全安靜了下來,便見擂臺的臺階上,站著一名老僧,白眉低垂,法相慈祥,正是小橋方丈。
小橋方丈雙掌合十,道:“師弟,不破不立,半世執著非是禍,一破方證菩提心。”他所站之處,離檯面隔著一階,卻並不登上去,好像一尊慈悲的佛陀,隻影守在苦海之濱,遠眺迷茫的舟子,勸人回頭是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小池尊者並非食古不化,但多年執念,全繫於兩家武功之爭上,一旦否認本心,今生意義何在?正自心亂如麻,忽聽這兩句偈語,頓時幡然醒悟,合掌道:“小池洗落灰與塵,始到人間第一天。”
小橋方丈見他目光清澈,心中甚喜,笑道:“不晚,不晚。”小池尊者躬身道:“多謝師兄點化。”又衝許清濁行了一禮,道:“許公子以德報怨,貧僧佩服之極。”許清濁忙還禮道:“不敢,大師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