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
它一絲不苟地說道
“一切都按原定計劃進行。”
“理所當然。”
在黑球說出話的時候,實際行動的指令,僅一個符號數的資訊,已從弦上飛躍,橫穿了整個昭陽的輻射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答覆返回以後,紅球對黑球講道:
“沒有什麼可猶豫的,球體們不會受到影響,全部的路徑已經公示了,除非它們想要去死。”
黑球急促地答道:
“我不是在考慮這個。”
“那你在想什麼?”
紅球問道。
“我在想……”它遲疑地說,“它究竟是以光速前進的,還是以比光速更快一點的速度前進的。”
對於大多數事物而言,結構上都可以對其做出區分,即使是昭陽。在李明都司空見慣的無數現象中,有一個最淺顯的現象,就與昭陽有共通之理。
這個現象被叫做太陽。
若以太陽的詞彙翻譯,昭陽的最外層可以稱為日冕,那是昭陽向外散逸的等離子體,類同於大氣的散逸層。
次之則可以稱為色球。那是一層不能直接觀測的深藍冠冕。在這一層,自體引力與物質燃燒膨脹的力量達成了平衡,換而言之,這裡就是昭陽真實的邊界。
立在昭陽之外,能夠看到的光無一不是從色球之下的一個層面發射出來的。這個層面便可以被稱為光球,光球也是對昭陽進行觀測所能抵達的最深層面。
其次便是對流區和輻射區,也是昭陽最大部分割槽域的性質,它們就是這永恆燃燒的烘爐的主體,一鍋沸騰的物質湯。
而最內則被稱為核心。
按照天球的猜測,致使昭陽星簇產生的星就藏在它的核心之中。然而想要接近這一核心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物質質量)的旋轉都會引起時空本身的旋轉,在人類的知識中這被稱作參考系拖拽。對於昭陽這種可怕質量可怕規模的天體,其自發的旋轉,已經引起了匹敵黑洞的參考系拖拽效應,任何誤入此間的球體都將難以對抗被拖著旋轉的時空,而偏離自己想要的運動方向,最後既不能逃脫,也不能深入。
但這一效應會產生另一個有趣的結果,那就是粒子加速。存在於核心的磁場本身會隨著參考系拖拽會發生反覆的斷裂與重聯,甚至偶爾還會出現未來的磁場連入過去的磁場這一殊異的連線。場使得量子效應產生的粒子與虛粒子對被分離。兩者的能量原本應當互相抵消為零,但能量為負的粒子被磁場驅入核心後,具有空前強大的正能量的粒子便被激發,向外噴射。
這一功率的大小與史瓦西半徑四次方正比,與磁場強度成平方正比,與角速度成平方正比,與真空光速成反比。
在所有可能利用的偉大現象中,這可能也是最輕易又最強大的一種了。不過這種現象在大部分時期時而誕生時而消失,並不很長久。如果想要驅動的話,需要對磁場分佈進行整合,引導實虛粒子對最開始的級聯。
在火樹的柳枝拂過彗星的時候,負責行動的球體脫離了弦,來到了核心的邊緣。在這裡,天球已經變成了天邊的一個小點。周圍連燒盡的星火也已經不復存在,深藍的世界像是撲面而來的海洋。
六個大小不一的黃色系球體臨在昭陽核心區域的前方,排成了六邊形。依靠這種方式,它們得以合力束縛了無形之匣。
天球早已算好投射的位置,最大的深黃色球在這個位置外行提醒道:
“不能再前進了,前方會跌入能層。”
最底下的也是走得最前的黃球卻猶豫了一會兒,它大聲說:
“這可能是唯一一次天球主動將磁層永坍縮體交給我們保管了。按照暤白的說法,這個東西原本具有奇點的可能,但因為外部力量的介入不能達成完全坍縮,被迫始終停留在坍縮過程中的半成品。我以前一直以為這只是個傳說,但沒想到它真的存在。坊間流傳著天球在利用視界中物製作無垠動力源的訊息……也許,裡面藏著天球真正動力的秘密。我們也就可以變得比天球更加偉大。至於‘淵’,那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深黃色的球體可以理解它的渴望。在已經被時間忘卻的過去,這些球體中的生物從同一個視界天體的吸積層中誕生,縱然現在已被認為是不同物種而分離,但還維持著當年的共生關係。它們都一樣渴盼著它們的“黑色太陽”。
但是……
“你忘了‘詩’嗎?”
“詩……”
這個體型中等的黃球當然想得起來那句古老的箴言:
鳥兒對我們說,人們忍受不了太多的現實……雲朵對我們說,只有沒活過的東西,才能永遠地活在時間裡……
最大的黃球沉靜地說:
“激發的過程不可能在我們的現實被觀測。而我們是不可能前往更多的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