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又寂靜。從太空城的三環傳來了一些細微的動靜,那是臨近住宿區的艙體們的移動。秋陰默默數著艙體們發出的聲音,數到第十六次的時候,她不再數了。等艙體發出第十八次發出聲響時,她在睡袋裡焦躁不安地翻了個身,又悄悄地像蚊子一樣出聲道:
“睡著了嗎?”
又是好一會兒沉默,那邊才傳來聲音:
“還沒睡呢……”
“真巧,我也睡不著。”
“你又在想什麼啦?不會又是想媽媽了吧?”
“沒有!”
秋陰駁嘴道。
她頓了頓,說:
“我在想回地球之後的事情了……”
就這樣間斷著,一句句聊到了天明。直到土星第二次變為滿月,才不知不覺沒了聲響。群星掛在太空站的邊緣,數億年來不曾變化。太陽在遙遠的地方照射著這片遠離光輝的土地。建築內部的空氣裡飄著一種好聞的消毒的味道,而迎著月光的廊道上始終是一片寂靜。
一切以為是漫長的等待的,在等待過去就會變成平常的飛逝的一瞬。回地球的日子不知不覺要到了。
李明都在這裡沒什麼東西,醫生和秋陰通知他後,他就可以出發了。
他選擇的方式也非常簡單,那就是人體冷凍以度過這短暫的無聊的飛行中的半年。至於機器的身體,則在反覆確認過後,他決定交由醫生處理。
“你們會還給我的是吧?完整的,不會壞的。”
“會的。”醫生保證道,“如果我們要搶,也無需騙你。至於我們的技術,也無需將物件破壞,這實在是沒理由的懷疑。如果你願意,你應該也可以全程意識保持在機器裡看著我們做事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搖了搖頭,說:
“算了。”
在實行冷凍以前,秋陰行公事地問他:
“除去全凍以外,還有另一種選擇是配合藥物降低身體代謝頻率,但保持大腦活躍,從而可以接受外來神經訊號。這種方法,可以讓你的大腦收到虛擬網路訊號,也就是在虛擬網路中保持意識。你可以設想一種虛擬現實、完全潛行的vr,這也是一百年前的我們的技術的民用升級版本。”
“能從飛船連上地月系的網路嗎?”
在醫生和其他未來人的面前,秋陰把頭盔戴緊了,並且非常正經:
“不能,從土星到地月系的距離太遙遠,延遲起步超過一小時,訊號衰減也太大了。所以你連上的網路只是飛船內部搭建的區域網,不過這樣的區域網內容也足夠豐富了,它可以載入非常多非常多的單元,有你一輩子看不完的電影,一百個輩子也看不完的書。”
李明都突發奇想說:
“你們說降低人體代謝,那把人體大腦降速,比如說原本一秒鐘思考一個念頭,現在一小時思考一個念頭,是不是就能忍受這種延遲了。”
這涉及到了剛剛甦醒的秋陰的盲區,她看向了醫生。醫生講:
“這不行。首先是做不到。你是不是覺得人體能全凍就還能半凍?這是不行的,半凍只會因凍結緩慢而讓冰晶破裂人體細胞,必須要一瞬間全凍,配合奈米機器修復才能維持人體生理的正常。而如果採用大腦和身體互相分離,利用其他方式供給大腦倒也可以,但生理意義上的降低大腦速度目前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除此以外,地月系的網路,其他的人也不會和你一起這樣忍受這個延遲,頂多讓機器的伺服器給你服務,那也無非是擴容了內容的上限,和飛船自帶的局域伺服器又有什麼區別呢?”
“我大概明白了……”
醫生還補充道:
“比起現實,在網路裡、人的壽命是可以等價延長了。在飛船上的半年,在網路裡最多大約能變成兩年多,這取決於大腦對化學分子的適應性……這種技術經過數十年來的驗證,已經非常安全了。它的本質在於讓你處於一種專心致志思考的狀態,也就是達到人體的思考速度上限。要是嫌風險也可以自主調節。”
他搖了搖頭,講:
“不管等價壽命延長不延長,等待的時間都不會變短,不是嗎?我已經懶得等待了。再多有趣的東西,比起真正的目的而言,也只是細枝末節,有閒情逸致的人才能這樣打發時間,而我是個沒閒情逸致的。我只想閉上眼睛一瞬間,然後回到家鄉,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
何況在遠離人煙的太空,一切事情,他想,都不是未來人想得那麼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