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重複四五次以後,天邊已露出曙光。四五個有拿火炬的有武器的熊部落成員小心翼翼地往壕溝外探,他們其實什麼也沒看見,只是得到了來自大巫的命令。外探的同時,部落裡的人陸陸續續在醒來,天邊的鳥兒發出早起的鳴叫,而人到了該吃早飯的時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年輕人隱於荒野,撓撓腦袋,並不急於一時。他乘著機器回到大山腰上,沿著曾路過一次的小溪向上,尋到了一頭倒黴的坡鹿。
坡鹿向上逃竄,李明都緊跟在後,等獵到時,他已接近了昨日與磐麥的宿營地點。在熟悉的石頭上,年輕人烤起了火。
只要架好機器人的眼睛,從這座山的半山腰上,也足夠望見大河邊上的部落。
而機器在意識不集中的情況下也能記錄資料,在發現預先設想過的情況——譬如說人群離開部落進行狩獵——就會像是心靈感應似的,在一瞬間點醒人身。
至於人身便能分出精力,就著小溪,用水清洗自身,接著在河邊開宰坡鹿,放血燒烤。吃飽喝足以後,太陽已升上了最高的天。
這時,他想要找到自己昨天獵殺的劍齒虎。
但左右轉了一圈,年輕人沒能找到劍齒虎的屍體,只在猛獁的骸骨旁,見到了一連串靠在一起的腳印。
“是人的腳印。”
動物的腳印的紋理來源於它們爪牙的形狀。但人不同,在新石器時代,智人們已經學會了用獸皮裹住自己的腳,用木頭或者硬革作為鞋底。
前天還沒有的東西,今天有了。前天有的東西,今天卻沒有了。
那答案也很顯然了。
纏在身上的不定型吸乾多餘的水分。李明都披上獸皮衣服,沿著斷斷續續的腳印,從山腰一直走到了接近山腳的一片亂石嶙峋的地方。
這裡在過去可能是小溪的下流。但小溪如今已經乾涸,溪澗自也沒有任何的水,只剩下鵝卵石和頑強的小草在水沖刷的陡坡間存在。
他貼在陡坡的上頭,聽到了陡坡下頭的人的交談聲,與歌聲。
晚期智人在林野間的吼叫,或許就是最原始的山歌。李明都聽不懂他們的語言,只能模模糊糊認出一兩個字眼,從而能夠勉強辨別其中的語素使用很像熊部落,也有些接近磐氏家族。
遠方的天空飄著幾朵灰暗的雲。他轉移精神,機器沒發出任何的捷報。年輕人就一路跟蹤這隊原始人,看著他們拖著一具老鹿的屍體向下。
在山腳,一片枯萎的林地邊上,有一個洞穴。這個寬大的洞穴可能有數個出口,因此風通暢無阻。也因此,火堆被他們直接架在洞穴內。
這是另一個智人的部落棲息的地方,夾在磐氏山谷與熊部落河畔的中間。
李明都在他們的衣服上,看到了熊的紋理。
火光照耀著洞口,洞裡面幾個身強體壯的婦女正在棲息。人身肯定會被發現,但不定型可以像蛇一樣鑽進土裡蜿蜒地溜進去看一眼。
他看到這個部落也有一個披著獸皮、獸牙與獸角的滿身琳琅的人。只是獸牙的數量不如巫咸多,獸角也不如巫咸所戴的大。
但他也有一塊晶體。
一塊同樣不規則的晶體被放在一個可能是熊的碩大的頭骨中,頭骨連著一根繩子,被巫禮纏在自己的胳膊上。
而這塊晶體與巫咸的晶體好像……並不一樣,它不是一片晶面反射一束光明,反倒像是……像是後來現代花了屏的螢幕,五彩錯雜繽紛,具有一種複雜極點的變色效應,同時可以見到紅寶石的火焰,見到紫水晶的色斑,還有祖母綠似的綠海,色彩絢爛得彷彿一片流動著的混沌。
可能是出於某種驕傲的心理,當時的年輕人並沒有聯想到他或許可以依靠不定型偷取晶體。
而能夠竊取的機會稍縱即逝。
只一會兒,歸來的晚期智人們圍著那巫師做成一圈又一圈。火堆在他們的中央燃燒,巫師坐在火堆的前頭。上升煙氣積聚在山洞的頂上,彷彿先祖的精魂,長久不散,便縹緲迷幻。火堆裡噼裡啪啦的聲音,則像是一聲接著一聲的古老的呼喚。
巫師站在中央,其他的智人們在聽巫師說話。
在他們的交談中,李明都聽到一個熟悉的音節“巫”。而巫的後頭一直跟著一個接近於“禮”的讀音。
這個巫師叫做巫禮。
巫禮抱著熊的頭骨,靠在洞壁的邊緣,大聲講話。從洞穴的更深處則傳來一陣風的嘶鳴,裡面還混著一些別的聲音。
不定型藏在靠近洞外,有露出泥土的地方。當時,儘管李明都一句話也沒聽懂,但他察覺到巫禮很會講話,並且一定非常有力。這一整個數十人組成的部落哇啦哇啦在亢奮地響應巫禮發出的每一個聲音,好似在積極回應的狼群。
混雜在一種音節之中,他聽懂了其中的幾個可以連在一起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