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沒有,沒有。”
遠處的火光搖曳,照著山坡上的兩個人緩緩地往回走。
李明都問起磐麥他那段話裡幾個詞的意思。
一個問起來困難,一個詞不達意,邏輯不過關,答起來也困難。不過只要花時間,兩個人願意溝通,一定能搞明白的。
等搞清楚幾個關鍵的詞,這未來人就好奇地問道:
“你們見過大海,見過那種無邊無際的水?”
“我沒見過。”
“誰見過?”
“大人們見過!喏……他們在那裡呢!”磐麥指向了那顆乾枯了的大樹,他還說,“大人們是很厲害的,會好多種巫術。我原來也要學的,但現在學不到了。”
“巫術?”
這裡這個“巫術”不發u shu的音,而更接近於咕咕。
磐麥又嚼著舌頭嘗試解釋。他解釋了大半天,李明都明白過來這個哇哈的音節所代表的意思,類似於二十一世紀所說的巫術與魔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感到好玩,就問:
“那你學了巫術嗎?”
“學了好幾種!”
“你會什麼樣的巫術呀!”
磐麥也是大膽,他說:
“我會求雨的巫術!”
這時,他們剛好走到了歷石的邊上。磐麥當即起興要表演一番。年輕人就在一邊看著,見著他從火堆那裡點了根火把,然後拿著火把,就像青蛙一樣,一拐一拐地在歷石的周圍跳圈走步了。
一邊走,一邊揮舞火把,他還一邊唱他們部族的那首求雨歌。做完男人的活,他還去做女人的活,把火把當柳枝一樣在地上畫著圈,繼續轉圈。
不一會兒,這大男孩就轉暈了頭,眼睛前面冒出了金星,要以頭搶地了。在撞到地面前,他勉強靠手頂在石頭上,扶住了自己。
李明都忍不住大聲笑了起來。磐麥還很不服氣。
前者就說:
“你有什麼不服氣的,也沒見下雨啊。”
磐麥的嘴巴不機靈,所以說不出什麼大人你就是我們的及時雨這種馬屁話。他還暈眩著,只撇嘴道:
“族長說因為我們有人不虔誠的緣故。虔誠的意思就是不相信我們的巫術!”
年輕人對此不置可否,只笑而不語。
但磐麥已經從他的笑而不語裡猜出了他的意思,就說:
“你不相信我們能召來雨水嗎?”
“當然。”
磐麥不高興地說道:
“有人能招來的。大的部落裡高明的巫師什麼都能做到的!”
“他們能做到些什麼?”
“能做到的事情多到說不過來!偉大的巫師能求雨,也能喚日。他們也像你一樣能飛天,能縮地,也能鑿開巖壁,還能救活死人呢!我學藝不精,做不到罷了。”
“好的,我信的,那這些部落一定從不死人咯?人肯定多到無邊無際咯?”
既然能活死人,又為什麼要見著人去死呢?
大人或許有罪不該救,小孩子總能百分百生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