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捕撈的東西多種多樣,既有懸浮在空中但失去訊號的機械,也有從觀測站上不幸脫落的機器人——維護用的或保護用的,偶爾會有木星低層大氣的取樣,也偶爾有在在大氣中對新工具的測試實驗。
機器人基地有相當的模組在負責自行設計新的工具。
61號一開始的成績遠勝過他,但一個月後,他率先完成任務的次數便超過了61號。
年輕人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自鳴得意。
之前提到過,那些看上去小的不成系統的功能模組比起大的機器人反而顯得更為人性化。等候室內的充電模組含住線纜後便傳送訊息道:
“你好,你又遲來充電了。”
“是晚了點。”
“是為什麼呢?”
他說:
“因為我幹得好嘛!這次又是我先找到了失去訊號的探空裝置。所以也是我負責拆解。拆完了,我在外面逗留了一會兒。”
然後他就逛了會兒街,在看其他機器人在做什麼。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說完,充電模組就沒聲了。與模組的對話總讓李明都疑心是某種圖靈測試中預設好的交流。
只是不知怎的,李明都突然想起了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在赤堇山或者阿美西亞與其他不定型一起磨礪礦物的日子。那時候,他覺得那些能夠忍受這種無聊生活的不定型是愚蠢的、不可交流的。
“變化是發生在哪裡呢?”
簡單的年輕人的靈魂想了一會兒,想不清楚,就把疑惑拋到了腦後,繼續開始等候命令。
天空逐漸變暗,夕陽的光明在大氣中短暫停留便落在世界的另一頭。雲浪翻卷得更高,上升氣流已經觸碰到了高層大氣的第三觀測站。處於低層大氣的觀測站向上層發出了警報。飄在空中的那蜈蚣形機器人做成的帶子傳回了糟糕的氣象偵測資訊。
“起大風了。”
比原先的風暴更加強烈的颶風。
毋說機械偵測,只一會兒,舷窗便看不見了繁星。四輪月亮隨之被掩沒在一片見不到的黑暗裡。大片的雲霧紛紛揚揚地開始經過第三觀測站。木星上也存在科里奧利力。如今藉著風勢,對第三觀測站和吊在它身上的絲絃的影響就更為劇烈。
那時,絲絃向外如開弓般彎出了一個月亮似的弧度,第三觀測站隨之猛烈地震了震。附在上面的傘狀機器人開始伸展自己的身體,開始抵禦狂風。
觀測站內的61號一時失穩,腦袋即將撞向牆壁,李明都拉住他,克服了高層大氣較小的重力,一起勾住天花板上的安全杆,飄在半空。
“發生了什麼?”
李明都大聲在網路中質詢。
a01的通訊由於雲層中存在的強烈的電磁干擾難以抵達第三觀測站。第三觀測站的自主模組隨之啟動。這個備用的自主模組回答道:
“風暴加強了。”
發橙的風暴缺少氣流的補充,已經到了生命的末期。然而正是這個末期,可能是來自下方的上升氣流,也可能是來自前方的雲系,短時間內,它的強度異常增加了。
第三觀測站的所有部分都在轟隆作響。機器人的安全方案啟動,傘狀機器人已經完全張開,第三觀測站的重心偏移到了計算中的穩定點。追加的力矩開始抵消強大的風力,內部的震動隨之平緩,只隱約還有一陣像是坐船時會有的風浪的起伏和顫動。
“要維持多久啊?”
李明都不安地問道。
地球上的颱風,他記得是能肆虐好半個月,好在臺風會移動,對於單個地區而言大約只需承受兩到三天的恐怖。
第三觀測站的區域性網路很快發出了答案:
“白色漸橙鵝卵形六號風暴的異常增強期預計能持續三年。”
而且這個木星風暴的大小足以容納兩到三個地球,指望它準時消散比指望它早點過境要現實得多。
風聲越作越大,近乎撕裂般地在鞭笞第三觀測站的表面。舷窗邊上閃過一個黑影。
李明都連忙上前一看,只見那是一個維修機器人在一瞬間落入了黑暗遙遠的下方,再也看不到了。
人類的靈魂由此感到了恐怖。他記得他在這裡的工作也不過是持續一年罷了。等一年過後,新生產出來的專項機器人自然會填補他們這些替身的空缺。現在看來,宮殿還是好的,是個真正安全的地方。
而這時,風力還沒有抵達最大值。到了午夜時分,噴湧出來的雲層徹底淹沒了舷窗。舷窗在那之前降下了金屬與其他複合材料做成的帷幕。機器人的等候室不需要燈。李明都一邊充電,一邊為了人類靈魂的安寧打起了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