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問機械手這些東西的來源。
機械手原本是蛇形的機器人,如今只是把自己的關節捋直,當做機械手而已。它也是新來的,負責保養這些創造主們的用具,它說:
“按照紀錄,這些是創造主為了自己設計的,上面還留有創造主的痕跡。”
李明都撿起一把多功能手槍一看,稍微把玩,即見到這把多功能手槍的槍托上斜斜地刻著兩個漢字:
“慶華。”
他不可思議地用機械的身體磕磕絆絆地念出了這兩個字眼。
漢字的字形已有變化,它的筆畫更加有稜有角,但在這不知道多少年後的某一天,基本還保持了李明都所熟悉的樣子。
他依舊可以認出來,也能讀出來。
而一雙像是鞋子可穿戴的輔助移動設施上,還留有一行可能是持有人所擁有的名字:
“成政書。”
另一雙鞋子裡則寫著:
“康鼎。”
一雙機械手套裡紋著:
“陸全。”
另一雙機械手套裡則寫著:
“劉志道。”
有些名字是機械刻下的,因為它們的儼然規整,而有些名字則是人自己刻下的,因為它們的歪歪斜斜。
諸如此類的痕跡到處都是。從名字,到出產的工廠,從工廠到它們的編號,這全部的一切歷歷在目,好像只發生在數年前或十數年前。
工具們寒光四射,依舊在等待它們的主人。然而現在的歷史中,並沒有留下人類任何一點的痕跡。唯一能夠找到的只不過是那些櫃子上的小盒。
困惑不堪的年輕人不禁問道:
“既然這些東西是為了創造主們而生產的,那麼,現在……他們都在哪裡呢?都在盒子裡嗎?”
機械手不能回答他。而a01正在催促他。李明都揀了一些沒有標誌與刻痕的裝置,點全以後,裝進箱子裡,或直接戴到自己的身上。這個黑色的機器人頓時重新找回了白色的手腳。
第三觀測站內的重力不大。他半漂浮半跳躍地走出倉庫,沿著小道,走到了他的等候室。
等候室內有舷窗,舷窗的外邊即是木星那遷流變化的雲海。在那雲海之下,絕無任何生命的痕跡,有的是一片氫與氦的海洋。在它背對太陽的時候,世界一片黑暗,只有閃電發出隆隆的震響,偶然點亮天際。
而當它直面太陽的時候,雲海如漩,風帶著色彩明亮的冰雲,像是浪潮一樣滾滾向前,沒過人間。
不同高度的木星大氣的色彩是不一樣。白色的風暴處在天地的高處,而棕色的風暴則在天地的低處。有的風暴只會持續幾個小時,而有的風暴已經持續數百年了。至於那舉世聞名的大紅斑,至今可能已經持續了一千多年了。
第三觀測站懸浮在一個百年風暴之上。這個風暴是由幾個較小的白雲風暴合併而成的,它的強度正在增加,它的壽命卻在縮短,它的顏色逐漸由淺轉深,由白轉紅,發著一點可怖的橙色。
從遠處看,它像是一塊鵝卵石,直到近了,才知道它的廣闊無邊,是見不到盡頭,它的可怕波折,是摧毀一切。
與探空氣球相似的機器監測點被第三觀測站釋放到這個鵝蛋形的風暴裡,數量足有上千。這些監測點平日裡幾不可見,直到風暴內部的閃電忽然震爍天地時,才會隱約地以一個小小的光斑暴露在機器人的電磁視野中。
那是被機器監測點吸收又重新發出的電荷束。
在李明都到達之前,61號就已經靠在牆邊上在等待下一步的指令了。與李明都相似,它也比原先厚實很多。
李明都揮了揮手:
“又見面啦!”
61號回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