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極大,建築面積不小於十萬平方米。不過櫃子佔據了絕大多數的空間。
大約一百個和他差不多的銀色機器人在這裡平靜地走來走去,這群機器人在這裡可能已經走了數年,也可能已經走了數十年,他們按照一個既定的巡查路徑反覆不斷。因為很多線纜隱蔽在牆體的內部,所以巡查時,也會拆開牆體再安裝上。
按照路徑檢查過一遍後,就再檢查一遍,重複檢查,一直到工作的機體本身需要定期的維修為止。維修過後,回來再繼續原來的工作。
而這就是李明都在未來所要做的。
日子寂靜而無聊,一無所有的空間顯得極為荒涼。
這門作業讓他想起了用身體哺育礦石的那些日子。
他頂替的機器人編號是i240218。那個機器人似乎損壞了。所以生產工廠重新生產了一個i24型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機器人之間不存在消費環節,或者說他們已經實現了十九世紀所設想的按需分配的形式。所有人的產出供給所有人使用,而每個機器人按照程式也只會使用自己該用的那一點——也就是用以維護自身的那一點。比起所有人的需求都更多的則會儲藏起來,據說是為了實行創造主們留下的計劃。
但這個計劃究竟是什麼,沒有多少機器人知道,不過好像機器人只要向a00發問,就可以知道,但機器人們從不疑問。
是的,可以知道而不疑問。
這是李明都自己觀察到的。
機器人不會抱怨,機器人也不會疑惑,他們在這裡執行任務、反覆地執行任務,已經過了很長很長的時間。
在這裡還服役的最老的編號i240234的執行時間已經超過十萬小時李明都發現儘管語言有差別,但這確實是地球的小時,與地球的公轉自轉規律保持一致),換而言之,它們已經工作至少十二年了。
他們不講話,也從不做無效交流。
而所謂的有效交流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巡查過程中偶爾會發生的障礙錯誤,這種障礙錯誤,會讓不同機器人的巡查範圍相交,這時候,他們就會交流,重新算定範圍,然後互相錯開。
另一種則是合作維護。
除此以外,銀色的機器們靜默得像是一片深淵。
李明都滿腹疑惑,面對這一群不會提問的深淵,他不知道該不該問出來。他害怕自己會被認為是一個異類。
機器人會銷燬瑕疵品。
但他確實是個異類。
沒過幾天,社交需求的旺盛、迫切的求知慾與對現狀的難以忍受叫他忍不住向那位最古老的同事0234問道:
“我記得我們的任務是等待我們創造主的醒來,那我們的創造主現在在哪裡呢?創造主們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當時,0234這個銀色機器正向他走來,即將走過他的身旁。等被叫住後,它就停下了腳步。
這是臺上年頭的機器,塗層發了一種灰濛濛的白,是已經氧化了。
機器人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創造主們就在這裡。”
李明都望了望兩邊像是森林、像是牆壁一樣一樣向前向後無限延展的東西,遲疑地說道:
“就在這些櫃子裡?”
這機器給出了拒絕的訊號。他同樣像是個攝像頭的腦袋,輕輕地射出一束紅光,指了指那些二維碼似的點陣圖。
每個點陣圖都在一個抽屜的中央。那束紅光輕輕地繞著抽屜一週,使得一個抽屜亮了起來。
它嚴謹地答道:
“是32厘米22厘米23厘米的盒子。每個盒子裡都有一個創造主。”
李明都不能理解,他原本以為他們的創造主就是人類。他急迫地問道:
“你的意思是這些盒子就是我們的創造主,那這些盒子又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醒來呢?”
莫非這群創造主是被燒成了骨灰。最後,小盒就變成了他們永遠的家了?
0234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