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造衛星不發光,而離地球極近。地球夜晚時,夜晚上空的人造衛星也在黑暗中。地球白晝時,人造衛星就更是長陷光明。唯有太陽發光即將照亮地面,又沒能照亮,而只照亮太空中的人造衛星時,人類才可以看到人造衛星的影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難道說這個時代的地球還是有文明的嗎?”
李明都先想到這點。
但他立刻又否定了這個想法。
“不對……就算這個時候的地球有文明,是不是原生也是要懷疑的……相比起地球……更應該懷疑是外星人。”
現在的太陽系並非不可能沒有外星人。
實際上,有兩個現成的地點就是值得懷疑的。
第一是蔚藍色的金星。第二則是……那顆鋼灰色的星星。
倘若鋼灰色星星真如李明都所想不是自然的,那麼……能夠建造巨型鋼鐵建築覆蓋了原本星球地表的它們是否會像人類一樣……
向其他的星星派出探測器呢?
想到這點的李明都竟然隱隱約約有些期待。但只一會兒,他又想到殖民、侵略這些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字眼,恐懼自從心生。
但等到他再度望向白茫茫的雪原與冰洋,還有他狹窄無所有的地下房間時,他竟不自覺地開始思考一個人如何才能在這片大雪原上引起天上衛星的注意力。
萬一是個熱情好客的文明呢?
這種思考維持了近一週的時間,沒能用上。
天上的衛星不僅在環繞觀測地球,更有確實的、直接的登陸探測計劃。
就在白晝,就在這片雪原上,他看到在不遠的地方,天空降下了一個流星。流星是從人造衛星上飛下來的。
隨著流星飛逝,天空中爆出一連串的雲,那是被噴射出來的工質所留下的痕跡。
李明都不再猶豫,往星點所往的方向奔去。
透過外骨骼的望遠鏡,他察覺到那也是機械,可能有兩到三米高,通體覆蓋在金屬做成的外殼下,暫且看不到任何構造。但從衛星的構造、工質發動、材料等多方面來看,科技似乎也並不比二十一世紀的人類高出太多。
人們把火星探測器叫做火星車。
那麼這個可能是為了探測地球的東西,是否該叫做地球車?
地球車降臨的據點,離李明都的住所有十幾公里。
等他確實到達附近後,地球車的外殼已經展開,在地面上平攤成正方形,做成了一個可能是發射平臺的東西。而地球車已經用某種履帶在這無際的雪原冰川上緩緩移動了。
李明都藏在一片雪中,小心地窺伺這一外星的來物。
最上方可能是太陽能帆板,像是蝴蝶與蝴蝶的翅膀一樣停在它的表面,遮過了它絕大部分的身體,朝著東昇的朝陽,呈出淡藍色的外表。中軸線的前後兩端則各有一個天線似的東西,正在空中緩慢地轉動著。
它的主體有殼子,大部分結構都藏在了殼子中。殼子上有噴塗的繪畫。繪畫雜亂無章,乍看上去,有圓形,有三角形,有輪子似的東西,有類似火柴人的圖形,也有類似鳥兒或蝴蝶的圖形,還有看不出形狀的彎彎繞繞的圖形,好像是最近才塗下來的。
沒被殼子罩住的部分,露出了一種泡沫似的東西,但那種東西絕不是真正的泡沫,李明都猜想可能是為了保溫使用的。精密的電子儀器對環境的要求很高。
還未出生的世界藏在一片皚皚白雪之中,來自外星的履帶在雪上留下了長長的由無數細密的點組成的壓痕。
太陽高高照耀,地球車漫無目的地在雪上走路,不時從底下伸出一隻尖銳的錐子似的東西,插入了地底,好似在測量這皚皚白雪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