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他腳下的岩石忽生破裂。在他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他便往下一墜,好似人踩碎了薄弱的河冰。稍下的地層裡,填滿了泥濘的流沙。流沙拌住了不定型的腳步,像是沼澤一樣將他吸進。他大叫著掙扎起來。
“別怕,放鬆就可以浮上來。”
他放出的資訊素叫石楠迴轉過來,做了提醒。但李明都掙扎強烈,越陷越深,他便不情願地伸出一根尖刺。他抓緊石楠的觸鬚,被石楠拉到身邊。
石楠趕緊收回了觸鬚,好像生怕自己被弄髒。
李明都問:
“還有多久才能到呀!”
阿美西亞大建築群的選址是有講究的,乃是極地之內,可以選擇的物資最豐富、生態圈最完善的地方。
“別擔心,已經快了。”
石楠說。
“看到那邊的微光了嗎?”
李明都朝著石楠所說的方位凝神望去。果真一片黑暗沒有層次的世界的遠處有幾點小小的白。他好奇地問道:
“那是什麼?怎麼就會發光?”
石楠繼續往前走:
“那是沉積晶質礦層,是阿美西亞所根據的主礦層的伴生物,按照測探法的資料,應該形成於一億年前的地質運動。”
至於他們賴之行走的縫隙卻極可能只是在昨天誕生,而在明天便會毀滅,並不常是。只是岩石的運動常在,萬物之間的縫隙便同樣長存。兩個不定型將自身攤平成一張薄餅的模樣,從縫隙裡尋求道路像他們萬年前來到極地的先祖一樣向前,猶如走在萬古的深淵中。
時間的痕跡藏在大地的深處,這句話是不定型類古老的箴言。
不一會兒,李明都看到前面斜斜地射來幾許明亮的光。再往前,世界豁然開朗,兩側的礦石發著極致絢爛的明光,猶如白晝。而愈是往前,礦物就愈透明,直變成玻璃鏡子能夠倒映出行人們的樣子,讓他想起阿美西亞中央的晶體迷宮。
他忍不住輕輕地敲了一下岩層。
玻璃般的岩層背後泛出一陣漣漪,猶如水面起了波瀾。空隙中傳出沉悶的轟隆的響聲,李明都嚇了一跳,石楠解釋道:
“這是晶質岩層旁邊的大湖,也是極地最大的地下湖。我們的淡水也都是從這裡取的。”
大水在巖壁的背後沉靜不動,巖壁看上去很薄,亮得卻刺眼。
“這種礦石是怎麼生成的呀?”
李明都問。
石楠說:
“根據第二中央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礦物乃是火山岩漿地質運動的產物。晶質礦比較特別,它更接近於煤炭和石油,乃是一億年前存在於地表的動植物屍體在地底發生沉積降解後,受到地質運動影響發酵後的產物。”
隨後,石楠頓了頓,說:
“我也講不清楚這地底萬物的源起。如果你對地質感興趣,可以來我們第四中央聽課。我們有從第二中央出走的莫霍大師,他保有的資料量超過你的想象,經常會在我們的第四中央的各個聚集地做物質分析與講解。”
“那你們第四中央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才組建的呢?你得告訴我啊!”
石楠又狐疑地觀察了李明都片刻,見到這年輕的不定型沒有異樣後,才說:
“沒事,很快了。等到了,就再告訴你一次。”
稍微往前,李明都看到透明發光岩層中已出現些不定型常用的金屬柱子。這些柱子,往往以四方形或三角形的結構擺放,靠在岩層或抵在岩層上,作為支撐來加固周邊的強度,避免地質運動推動岩層,摧毀內裡的建築。
接著,他看到岩層上塗滿了黑色的塗料。越過塗料塗滿的一段路,覆蓋岩層是一種合金,也就是不定型用身體磨礪出來的諸多產物中的一種。
走進門內,便是一個迴旋的大通廊。左邊的通廊迴旋向上,右邊的通廊迴旋向下。通廊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一個可容不定型入的孔洞。每個空洞通向一片封閉的空間,但孔洞沒有門。
他看不到建築的全貌,但這個聚集點空空蕩蕩,一眼望去,只有四五個不定型緩慢地在地上爬行。
李明都小聲問:
“你們這裡人這麼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