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是排好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梔子說。
所謂的座位是在晶體上所留下的一系列均勻分佈的具備特定資訊素味道的點。梔子拉著李明都坐在其中一條晶體道路的中央。這條晶體道路狹窄,他們左右一坐,剛好把路堵死了。
但他們的身後還有其他往前走的不定型。
“請讓一下路。”
李明都聞到那個不定型的味道像是百合花。他就是梔子所說過的做出了大作業答案的不定型。
百合蠕動著自己的身軀,對李明都的存在有些詫異:
“我聽說你違反了戒律,應該是被驅逐了,怎的還有臉來到黑天大師的座前,聽聞第三中央的講話?”
梔子一邊讓路,一邊不太高興地解釋道:
“你去大赤道了,所以不瞭解。風信子已經知錯了,克里希那大師作主已經原諒了風信子。”
李明都自己的氣味接近於他印象中的風信子。
“原來如此。”百合聞言,輕蔑地說道,“我還以為你是個有自己想法的人,現在想來,和其他不定型也屬一類。”
他穿過梔子和李明都的位置,來到了最接近黑天大師的一個空位來。
黑天大師就在數十座樓梯與幾百條小道通達的中央,等到眾人齊聚後,便幽幽醒轉,身上的觸鬚張揚得像是海膽的尖刺。
它說:
“到時間了。這次所要講述的話題與我們的起源有關,是你們這些孩子們很喜歡的話題。”
上千個不定型都蜷成了一小團,像是一個個小刺蝟糰子。座位的排布是擁擠的,它使得臨近的不定型身體與身體緊緊相挨,觸鬚與觸鬚也會分出數根勾纏在一起。依靠這種方式,不定型們宛如並聯起來的電路,同時連上了黑天大師。
而黑天大師利用觸鬚,可以傳遞一些有限的影象資訊,這是不定型天生的能力之一。
李明都感到自己的意識一沉,便與眾人共同看到了一片灰暗的海底景象。黑天大師便從不定型生物學的發展開始講,他沒有直接提不定型們的先祖,而是先開始講化石,講的是第一中央對於系統分類學的建設過程。
所謂的系統分類學即是研究物種的演化歷史以及物種與其他物種之間關係的學科。
這門學科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化石證據。只有誕生最早、人員最多的第一中央才具有能力完成這一壯舉。志不在此的第三中央只從第一中央那裡得到了一系列相關的結論。
他也向不定型解釋化石與動物的概念,解釋這些以不同形式存在於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殘留是如何形成的,也解釋這些化石具有的許多作用,也告知了諸多不定型,假設發現了化石便要及時上報。
“可惜的是地底的化石存在兩段空缺時期。根據第一中央的檔案,第一段空缺時期發生在七億年前,持續了兩千萬年。第二段空缺時期則發生在三億五千萬年前,持續了一千萬年。在這兩段空缺時期中,缺乏足夠的陸地化石記錄,不能判定生物演進的歷史,只能大致猜測當時的情況。所以啊,我們的譜系在這裡也有兩個小小的疑惑。”
黑天大師一邊說,一邊展現了更多的影象。這些影象乃是第一中央傳遞給他的。
大多數的化石都形成在近一億年間。一億年前的化石,不定型發掘出來的數量很少。接著,他就著這些影象終於開始講起不定型們的先祖了。
“如果其他幾位大師講課講得勤快的話,你們應該也知道我們可以追溯的先祖乃是出現三十萬年前的早期不定型類。他們的化石發現在東大陸冠狀山脈的矽鎂玄武岩層。那些早期不定型類與現代的我們已經非常相似,不過他們的身體與我們如今的圓潤相比,更為扁長,像一個管子。這種管子的形狀其實並不適合陸地,而是為了海底增大自己與噴流接觸的表面積……是的,是的,我們的先祖也有先祖,這些先祖就不是生活在陸地上的,而是生活在海底的了。約是七百萬年前,我們的先祖從中央大洋的底部走出。當時,這支隊伍不像我們現在人數眾多,而只有區區一千位罷了。那時候的海洋恐怕出了一件可怖的災難,驅趕了我們的先祖,迫使他們登上了陸地。”
“但這是怎麼發現的呀?大師。”
梔子和其他好奇的不定型一起大聲地問道。
“這說來就複雜了呀,孩子們。在你們小時候,第一中央已經繪製了我們的基因序列圖。基因序列圖不僅包含了我們全部的基因,也包含了我們所知道的動物和化石的全部基因。那我們是不是就能得出不同生物彼此基因的相似程度呢?”黑天大師講道,“依靠這種相似程度,是不是就能確定某種親緣的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