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燁聞言後態度甚是誠懇,當即施展九轉元功,變出元龜幻象,指著而道:“在下確實懂些術數之法,但肯定難以抵禦漏盡通,所以您的佛蹤,我算是算不出來的。只是……”
說到這裡,楊燁停頓了一下,眸光現出一絲慧黠道:“菩薩您該知道,其實我並非此世之人,而是天外天來客,進入本方世界,就提前熟悉了情報,早將地府陰間的高手情況,都盡皆瞭如指掌,地獄深處,陰神手段尋常,就唯有您道行深厚、非比尋常。”
“可當我進入枉死城,和十殿閻羅展開戰鬥時,卻無法推演出任何與您相關的資訊。這就只能說明一種情況——您親自出手混淆了天機,將會對我有所行動。再加上鬼門關之戰時,神荼、鬱壘兩個鬼帝,都曾用過您的地藏經佛貼作戰對敵……”
“原來如此。”地藏王菩薩心有七竅之明,聽楊燁如此一說,頓時萬事皆明,洞悉因果,遂單手合十,連道善哉,“施主您是異世之人,難怪盡知地獄虛實,老衲使用漏盡通反倒過猶不及,欲蓋彌彰啦。”
話說到此處,楊燁忽地起身表達善意,從懷中取出一枚仙豆,遞將過去道:“若菩薩願海涵在下冒犯之罪,還請服用此藥,當可治好佛體。”
地藏王菩薩頗有野心,還意圖爭奪地府掌控之權,可本身卻並非是偽君子,確是深具慈悲之念、意圖普渡眾生的好人,所以楊燁並不想徹底趕盡殺絕,用對付十殿閻羅的慘烈辦法對付他。
當然,楊燁此舉亦有分化四區聖人的考慮,從靈臺方寸山之戰的狀況來看,目前對於拯救者敵意最盛的,是東區聖人道祖太上老君和北區聖人無天魔祖,曾派出八仙、不義超人等懲戒者,對自己殺之而後快,而西區通天教主,態度稍顯友善,其麾下清微天碧霞宮一脈,和自己交情多,敵意淺,就唯有南區如來佛祖態度曖昧不明,難以預測。
而地藏王菩薩正好是如來佛祖麾下最得意的四大菩薩之一,不看僧面還要看佛面,至少目前楊燁還不願意和西天佛教決裂。因此,他果斷搖動橄欖枝,對和尚表示出友善姿態。
“多謝施主厚賜。”地藏王菩薩倒也願賭服輸,表示出較高的姿態,伸手接過仙豆,不假思索就吞食下肚,轉瞬産生效果,被細腰所咬的傷痕盡數複原,就連召喚西天佛國中千世界的仙元消耗,都瞬間全數恢複。
轉瞬地藏王頭頂佛光大盛,腳下現出瓔珞金燈,插著那條九尺錫杖自行飛舞,幻化成一條雄壯九爪長龍,煞是威武。淩曌、竹瀟雨柔皆受佛威壓制,隱隱顫慄,就唯有楊燁不動聲色,雙手懷抱只是看戲,還將潛蛟化龍圖、傳國玉璽和造化葫蘆等至寶盡數收歸,全無半點警惕。
地藏王菩薩見楊燁如此沉穩,不禁愈加驚奇,遂停止展示盡複的實力,沉聲詢問道:“施主,得你靈藥之助,一身神通都盡恢複,難道你就不怕老衲恩將仇報?”
楊燁哈哈大笑道:“菩薩,我既敢相贈靈藥,自提早籌備解決一切變數的辦法。您若仍有切磋之念,楊某則必欣然奉陪。”
地藏王菩薩聞言嘆息道:“阿彌陀佛,非貧僧不願繼續堅持渡世大願,實是技不如人,難有顏面仍留地獄行道。楊施主,貧僧願賭服輸,會即刻離開此處,回返西天我佛世尊之處。”
就在二人言語之間,地藏王菩薩分心多用,以宿命通推算自身、楊燁及六界之事,算出若仍再糾纏,自己將難逃隕落之禍。
言罷,地藏王菩薩收起九尺錫杖,又念聲咒語,從地底深處喚出潛行藏匿著的諦聽神獸,足踏蓮花,直飛高空而去,甩蕩袈裟,不留下半分塵埃。
他們飛至空中,那諦聽神獸問道:“菩薩,難道你就這樣放棄了地獄中道場?”
地藏王菩薩緩緩搖頭道:“非也,世尊曾言,老衲成就佛法,教化眾生的機緣,就在地獄深處,豈有受到挫折,就半途而廢的?若貧僧所猜不錯,這名傲來國國王天外天來客,他當是天妒天譴之人,與淩霄寶殿中的玉帝是仇敵對頭。翌日殺劫大起,兩家必然火併,無論是誰勝誰敗,都必然會損耗實力,屆時吾佛門再強勢重歸地府,執掌大權,普渡地獄受苦眾生。”
諦聽神獸聞言鼓爪而笑道:“妙!妙!菩薩果然睿智,胸有丘壑,妙算通明,就讓那地府、天庭、天外天來客都鷸蚌相爭,只讓吾佛門漁翁得利。”
地藏王菩薩又道:“除此之外,老衲還為這位新的地府之主留下一樁考驗,若他能安然度過,方有資格參加與天庭博弈的鬥爭,若渡不過,殺劫提前降臨,稍候,我等就回去收回生死簿!”
卻誰也不曾知曉,就在地藏王菩薩離開陰間的同刻,十八層地獄深處,本被貼在陰山之巔,書寫有“唵,缽囉末鄰陀寧,娑婆訶”十個金字的佛貼,倏地自行飄落粉碎,隨即便有一股黑煙魔氣,從陰山底下深處猛烈撞出,籠罩長空,鬼哭神泣,伴脆生生的柔嫩媚笑,響徹三界四海:“釋迦,吾剎魔教主又回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