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西遊記劇情的正常設計,七十二變,其主要功效是躲避三災之法,並非如楊燁、楊戩這般用於硬拼硬的實戰。孫悟空作為天命主角,無師自通,領悟到其中妙處,遂安然渡過五次天劫。
天劫能量轟擊直下,不僅轟塌了靈臺方寸山,還在斜月三星洞遺址中砸出一個深不見底的巨坑。楊燁無意間憑千裡眼往巨坑中多看了一眼,結果發現其中赫然另藏有特殊景緻。
原來就在這巨坑的千丈深處,建立著一座不斷散放出禪光瑞靄的宏偉地宮。與此同時,另有鐘磐悠揚,悄悄傳入楊燁的順風耳,委實是一處隱藏的紅塵仙境。
楊燁見此狀況,一陣心悸,施展元龜變化掐指一算,仍是白茫茫地幹淨。要知他剛剛渡過四次天劫,道行大進,玄功推算水平亦是水漲船高,沒想到初次使用,就這般幹脆利落的折戟沉沙。
但楊燁卻不甘心就此放棄探索秘密,讓白素貞和趙雲等人守在上面護法,自己則招呼上剛渡過五次天劫、取得金仙業位的孫悟空,一齊鑽下巨坑,去探地宮的機密。
兩人一個施展縱地金光術,另一個架起筋鬥雲,須臾就到地宮門前,想要推門進入,卻驟然發現有無形壁障阻攔。孫悟空憑著蠻力硬闖,結果卻被啪地反震彈射撞開,楊燁轉動至尊魔戒虛化隱身,無法突破壁障;使用瞬間移動,更是徒勞無功;最後狠下心腸,拔出道器歸靈七寶刀剁砍,照舊沒有用處。
“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竟然如此厲害。”楊燁和孫悟空相對失色,盡皆驚嘆無形壁障的玄妙,就算當初折花公子的免疫一切物理、魔法攻擊的神聖護甲,也都沒有這般變態,其威勢幾乎等於是太極圖等聖人道器——只現在的他們,卻沒有機會再召喚出五次天劫能量來幫忙。
但正在這時,哮天犬細腰卻颼地從楊燁的陰陽魚印記中躍出,張開嘴猛吸口氣,隨即地宮無形壁障,都盡數化作霧狀液體,如長鯨吸水般落盡狗狗腹內。
“做得好!”楊燁見此狀況大喜,抱過細腰贊許不止,孫悟空亦是嘖嘖稱奇,兩人遂合力推開地宮之門,隨即驟現霞光瑞氣籠罩千重,彩霞祥雲遮漫萬道。
他們登門望見,裡面分明是一座藏經寶閣,立著許多臺高聳書架;書架內琳琅滿目,安放有各種經典。東邊一廂,貼著道門法典的標簽,分別有術字門、流字門、靜字門、動字門等等,兼有三百六十旁門修煉正果的秘笈。
西邊一廂,卻都是佛門經典,甚麼菩薩經、涅槃經、華嚴經、大光明經等等,亦是佛門談天、說地、度鬼的大乘真經。
整間地宮中的佛道典籍,浩若淵海,都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西遊記世界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鳥獸無般不載,包羅永珍。楊燁和孫悟空都有等同於亞聖之智的資質,進入如此知識海洋,直喜得難以自勝,拿出過目不忘、一目千行的本領,分頭快速閱讀起來。
無巧不巧,孫悟空首先捧到一本經書名喚《菩提長生經》,講得是通法性、鑄神體的金丹長生之道,而楊燁取到的第一本經書卻是《多心經》,正是西遊記正常劇情中,由浮屠山烏巢禪師傳授給唐三藏的消魔障佛經咒文,在三國世界冒險期間,也見過東區鬥神悲笛軒轅錚施展。
當然,楊燁此時所閱讀的《多心經》系佛門正版,具甚深般若降魔破邪法力,類似道門五雷天罡正法,和後世地球人傳頌的文青裝逼經文,內容不盡相同,具有神奇和腐朽之別。
兩人只顧埋頭苦讀,一時忘記了時間流逝,卻未料只過半晌,地宮內建身之地景緻驟變,從藏經閣轉為一片鬱郁蔥蔥的紫竹林。竹林中央,現出一個方圓十餘丈,氤氳佛光道氣縈繞的水池。
楊燁見多識廣,遇過七龍珠魔法師的戰場轉移魔法尚倒能保持鎮定;但孫悟空卻是煉氣修仙的初哥,頓時受懾於滄海桑田的雄渾變幻,免不得心生錯愕。
恰在此時,異變又起,水池忽地化作汪洋大海,捲起驚濤駭浪,現出島嶼林立。須臾水波分開,億萬光華、瓔珞金燈、慶雲蓮花紛紛閃現,一條巨大的金須鰲魚豁然登場。
“錚錚錚錚”,歸靈七寶刀自行發出龍鳴之聲,更有元龜踴躍跳躍在丹田中猛掀警兆,楊燁惡狠狠地罵聲娘,暗忖道,“該死的,又玩這等沒用的事後諸葛亮。”
“悟空,當心……”
可惜話音尚未落盡,金須鰲魚翻滾騰挪,張嘴吐出一柄混元錘,其速快得不可思議,一聲響,先發制人,先將楊燁打了一跤。孫悟空見狀勃然大怒,不顧楊燁提醒趕過去救,鰲魚繼續張嘴吐出第二件寶物,卻是六根清淨竹,鈎住猴子鼻子,將其淩空釣起。
迅雷不及掩耳之間,楊燁、孫悟空先後都吃大虧。金須鰲魚得勢,三次張嘴,釋放磅礴吸引之力,想將兩人做一堆吞了。
危急關頭,楊燁抖擻神威,麒麟血脈、天子皇氣同時發動,瞬間救治痊癒了混元錘之傷,然後丟擲歸靈七寶刀,必斬刀意分作攻防,卻是一刀分雙、斬盡天下。
歸靈七寶刀到底是道器,銳利無匹,無堅不摧,頭一刀割斷清淨竹,解救出孫悟空;第二刀轉守為攻,劈碎吸力,回身猛斬金須鰲魚額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