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關羽、張飛都認得楊燁是老對頭,不過時移勢易,如今對方也是大漢封疆戰將,地位尊崇,怎敢輕易冒犯,孔融當出頭鳥正合他們之意,可以跟隨著出氣。
誰想到楊燁手下會有如此兇猛的武將,舉手投足就輕易殺死了北海名將武安國,眼看孔融都要沒命。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劉備、關羽兄弟果斷出手相救,不過他們都是梟雄,而不是蠢才,自不會如孔融這憨呆書生般的蠻幹嘴炮弄嘲諷,必須為自己包一個大義的名分。
這時,潘鳳、張郃、顏良皆怒,都拔劍在手,與文醜並肩,與劉關張兄弟爭鋒相對。
楊燁突然笑道:“好了,好了!孔北海也只是一時意氣,被妖夢所惑,並非蓄意冒犯本校尉。劉玄德,你所言甚是。還請諸位暫時罷手。”
“除此之外,玄德公,在潁川時你我曾陣前血戰,但都是各為其主。如今我棄了張角,招安為官,誓當報效國家,望你摒棄前嫌,共同殺賊,以報效皇上厚恩。”
此刻,卻有步弓手打扮的燕人張翼德戟指喝罵道:“一朝是反賊,就一世是反賊,姓楊的,別看你狐貍尾巴藏得好,有朝一日,三爺會揭露你的真面目,為國除奸,送你下地府去見張角。”
劉備聽得張飛這話大怒道:“三弟,你休得胡說八道,還不快點滾下帳去,不要再丟人現眼。”
張飛豹眼圓睜,一心想要與楊燁火併,全然不聽大哥之言,關羽見狀,奮起神力,一把拖住,口中喃喃地道:“三弟,你喝醉了,先隨我回後寨歇息。”不容分說,猛拽著退下。
一場鬧劇剛剛平息,轅門傳來戰鼓之聲,探馬來報,說有反賊張舉麾下鑲黃、鑲藍兩旗前來溺戰。
張舉以八旗制度重新編制各族聯軍,自己親臨正白、鑲白兩旗兵馬;張純統率正紅、鑲紅兩旗兵馬已在石門之戰中全滅),剩下還有正黃、正藍、鑲黃、鑲藍四旗,旗主皆是身懷絕技、力敵萬夫的蠻族猛將,多次殺滅朝廷兵馬。
楊燁聽聞此訊,遂向主帥劉虞請令出戰,劉虞當即應允,又調張郃、潘鳳等將領,跟隨著同去見陣。
轟轟轟,三聲炮響,楊燁騎著赤兔馬當先而行,左有美女淩曌,右有軍師賈詡,身後有顏良、文醜、嶽飛、田豫、夏侯博,以及眾梁山好漢簇擁,直達陣前。
此處補充交代,那呂布雖被槍神童淵救走,但其周身裝備,豪方天畫戟、虎項龍紋鎧和赤兔馬三件套,都被楊燁繳獲。
虎項龍紋開被修補完好,與好方天畫戟一道交付給三屍分身楊昊使用,讓他和聞惜君、吳用、關勝、縻貹、袁朗、朱武、簡雍、鄒雲娘、單廷圭、魏定國等人留守遼西郡。
至於楊燁自己,先以魔幻控制駕馭神駒,再用金漿玉液與蟠桃喂養,使赤兔馬升變成仙獸,擁有日行八萬裡,飛天遁地之能,配合三倍提速與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之身,在戰場上的作用,完全超越了金眼駝。
金眼駝被留下給凱蘭崔爾當坐騎,楊燁改乘赤兔馬上戰場。
對陣叛軍旌旗招展,法度嚴明,分明是一支訓練嚴明的勁旅。為首的將領卻是個倭奴人,面如傅粉、唇齒塗墨,一頭黃發挽就三個丫髻,當頭戴紫金冠,翻著蛤蟆怪眼,鷹嘴鼻,招風耳,耳掛金環,身穿長錦絲甲,高有一丈四尺,使一柄長柄的金瓜錘。身後領著三千騎兵,打出認將旗號—“大金鑲黃旗主鰲魚”!
楊燁與淩曌都有超級視力,善於看破現象認識本質,一見這鰲魚,都看破其來歷。
此獠分明並非是三國世界的人物,乃是天命汗在別的任務世界中收服的追隨者。
楊燁用元龜變化推算清楚,這位正是來自於隋唐演義世界,曾單挑秒敗秦叔寶、程咬金的猛將鰲魚太子。
鰲魚坐著白龍馬上,口裡只喝“達馬姑,達馬姑”,氣勢極為囂張,其言行激怒了對陣一條好漢,正是劉虞從河內郡招來的良將,名喚方悅。
方悅大喝一聲“反賊受死”,縱馬橫槍而出,直取鰲魚。鰲魚嚎叫一聲,掄動金瓜錘,奮起千鈞之力,倏地輪轉連擊,戰不數合,被其攻至破綻,一錘掃於馬下。
回頭再看時,方悅周身都已被打碎了。
顏良見方悅慘死,不由大怒、遂向楊燁討令,楊燁點頭應允後,又小心囑託道:“文忠,此賊力猛,蠻勁驚人,你對敵時千萬不可硬拼,當以敏捷取勝。”
“多謝使君指教!”顏良答應一聲,提著鴻鳴刀出戰,鰲魚感覺這個對手不比尋常,亦是抖擻精神前來對敵,刀來錘往,爭鋒怒鬥,連戰三四十回合,居然不分勝負。
觀戰的冀州大將潘鳳,見顏良單挑難以取勝,不禁按捺不住,刺斜裡去助戰。
不料他尚未沖進戰團,左翼陣角卻鑽出一校兵馬,亦有三千人之數,為首將領,容貌醜陋不堪,腦殼像窩瓜、雙耳沖天逆長頂冠,雙目細長,一張面孔,就是完全的驢臉,身高丈二,掌中渾鐵棍,身披連環甲。
醜將軍咆哮怒喝:“鷹犬鼠輩,休想以多勝少,你家驢頭太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