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獨松關前會戰,先是厲天閏的兄弟厲天佑出馬,韓世忠親自迎戰,兩人約鬥三、四十合,卻被韓世忠尋著破綻,抖擻神威,劈面一戟將敵人刺死。厲天閏見兄弟喪命也不發作,只帶著賊兵們都上關去,並不下來決戰。
韓世忠連斬皆捷,越發不將南軍放在心上,不想這位護教法王厲天閏並非懦弱,不過只是引而不發,躍如也。當夜,厲天閏藉助高處觀察敵情看得分明,隨後親自引著賊兵,乘夜劫營。
厲天閏一馬當先,單騎踹營,如入無人之境,首先一刀,斬了宋軍中夜巡將領操刀鬼曹正。所幸韓世忠並非是平庸將領,遭遇逆境,懂得隨機應變,不僅善於打勝仗,同時善於打敗仗。
當日淮西之戰,韓世忠就是靠臨危不亂,方才脫穎而出的,如今故伎重演,自然得心應手。
依靠韓世忠的及時應變排程,又有屠龍手孫安挺身而出,使出一身驚天動地的本領,四處救急,方才避免了全軍潰退的局面。
厲天閏劫寨成功,見好就收,繼續又縮回到寨中防守。次日,赤須虎袁朗去叫陣報仇,勒馬在關下大罵厲天閏。
厲天閏不應戰,直接用火炮回答,流彈打下來,打穿了袁朗左臂,回到本營,左手就不能再使用撾,只能先讓軍醫用夾板繫結臂膊。
袁朗焦躁,一心要複仇,不過卻被韓世忠勸阻,定要他養好了傷再去。當夜,袁朗越想越是不爽,就去約了錦毛虎燕順,兩個不騎馬,步行上關去討戰。
這次厲天閏沒有讓他失望,領著張韜下關來交戰。袁朗要捉厲天閏,右手用一條單撾,厲天閏改換使長槍應戰,與袁朗鬥了二十合。論本領袁朗本就略遜色厲天閏一籌,如今左手不靈,實力更受影響,越戰越亂,只辦得遮攔招架。
那燕順大戰張韜也出了麻煩,他挺槍去搠。張韜跳步靈活,巧妙藉助地形,閃到一株松樹背後,燕順手中那條槍,沒搠中敵人,到搠到松樹上。急著撥時,被搠禁了,拽不脫,早被張韜抓住了時機,攔腰一刀,把燕順剁為兩段。
張韜殺掉了燕順,過來幫助厲天閏來殺袁朗,眼看危險,韓世忠及時趕到,連發神箭,逼退了兩員賊將,從刀鋒下救出了袁朗性命,避免我軍折損一員上將。
一夫擋關,萬夫莫開,厲天閏據險而守,防守嚴謹,韓世忠雖精通兵法,部下多有猛將,但一時間也沒有辦法突破天險。
所幸方臘舉事之後,並不體恤民心,到處橫徵暴斂、殺人放火,因此不得江南百姓的人心。韓世忠得了百姓指點,在深山中尋著了一條小路,可以直接繞到獨松關的背後。
韓世忠親自帶兵走小路,深入敵後,溜到獨松關中放火。厲天閏不防火攻,倉促應戰,又被孫安、卞祥等猛將前後夾擊,袁朗得楊燁送來參仙血,恢複了傷勢,此時亦來報仇。
兩軍決戰,不講江湖規矩,群虎聯合撕咬,多件武器齊轟,厲天閏拼死應戰,到底寡不敵眾,最後有瓊英女將輕騎沖上,以飛蝗石直透厲天閏眉心,將其打翻落馬。
袁朗水磨鋼撾補上,厲天閏當即了帳。是夜火光沖天,惡戰激烈,獨松關中方臘家的將領,除了張韜被馬勁擒拿外,餘者皆在亂戰被戮。
韓世忠捉住張韜後,也懶得進行審判,將他連同湖州被捉拿的弓溫,一齊都剜心破腹、碎屍萬段,以血祭戰死沙場的兩位梁山頭領曹正、燕順。
比較起韓世忠攻打宣、湖兩州的驚心動魄、一波三折,嶽飛攻打常、蘇兩州的過程,就顯得一帆風順,波瀾不驚了。
在特殊的條件下,殺人未必需要用刀,攻城不過下策,而攻心才是上策。
方臘派駐在常州的守將叫錢振鵬,原是清溪縣都頭出身,武藝出眾,協助方臘,累得城池,以勇力升做常州制置使。
但錢振鵬有勇無謀,並不得軍心民意,城中真正肱股卻是他的副將金節,此人原籍晉陵縣上濠人氏,文武全才,頗有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才幹,乃是被迫降賊,素有歸降大宋之心。
嶽飛精通兵法,知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兵馬還未到宣州,斥候早就提前活動起來,收集到許多蛛絲馬跡,讓嶽飛猜測到了金節的心意。
隨後嶽飛親自出馬,孤身入虎xue遊說金節,成功將其說動,為取得金節信任,他先拜金節為叔父,又讓義弟牛臯與金節之女聯姻,就此結為秦晉之好。
得了嶽飛承諾後,金節便答應獻城歸宋,三日之後,嶽飛大軍圍城,金節乘亂大開城門,放下吊橋,迎接先鋒營入城。錢振鵬驚覺城中巨變時,卻遇到了白袍銀槍的楊再興。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楊再興抖動掌中碗口粗的銀槍,勢如神龍擺尾,劈手一槍,先打折了錢振鵬的兵刃,隨後靈動絕倫的一攪,早在敵人的胸口處開出一朵臉盆大的血花來。
嶽飛攻陷常州,兵鋒直指蘇州。那蘇州守將卻是方臘親信、嫡親兄弟三大王方貌,他和方臘、方七佛一樣,曾得張無忌傳授武藝,善於步戰,絕技並非水滸世界原有,乃是赫赫有名的傳奇武功——降龍十八掌!
方貌手下還聚集著八員戰將,合稱為八驃騎,一個個都是身長力壯,武藝精熟的人。那八員:
飛龍大將軍劉贊
飛虎大將軍張威
飛熊大將軍徐方
飛豹大將軍郭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