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三更天,月黑風高,正是殺人放火的好時節。
楊燁、趙敏、李助一行兩男四女,都換上一身黑色夜行衣,踏著月色,施展輕功,翻牆越戶,潛入到了大相國寺。
此行來前,楊燁做足功課,早已經用千裡眼仔細偵查了寺院內部的情況,並將一應地形繪製成了地圖,再分給每人一張仔細看熟。
所以他們的潛入高速高效,頃刻之間就過了大雄寶殿、天王殿,也穿過了當年花和尚魯智深倒垂拔楊柳的菜園地,很快就趕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八角琉璃殿。
八角琉璃殿又名為羅漢殿,正是大相國寺中供奉世尊如來駕下五百阿羅漢的殿堂,平日裡也是香火最鼎盛的地方之一。
這座大殿採用了舉世罕見的八角迴廊的建築模式,格局優雅奇特。從殿外過道一直通到大殿核心,沿路分別豎立著五百尊羅漢像,每一尊羅漢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這些羅漢像都是大宋開國悍將曹翰打破江南時,從廬山東林寺中奪取而來,後被前代君王詔賜相國寺。
想當年,“北俠”歐陽春大破襄陽沖霄樓銅網陣之後,在大相國寺出家,就是被封任在這座八角琉璃殿當了殿主。
所以當楊燁的腳步一踏進這座莊嚴的佛殿之時,他就覺得自己懷裡那口歸靈七寶刀開始勁烈顫動。
寶刀有靈,重回故地,只可惜不見了當年的蓋世豪俠。
眾人踏進正殿,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氣勢恢宏的世尊金身,在金身兩側,拱衛著降龍、伏虎兩位尊者,尊者之下,後續又排著十六位阿羅漢,分別是:
坐鹿羅漢、舉缽羅漢、託塔羅漢、騎象羅漢、笑獅羅漢、彌勒羅漢、長手羅漢、沉思羅漢、沉醉羅漢、布袋羅漢、長眉羅漢、護法羅漢、先知羅漢、過江羅漢、芭蕉羅漢、挖耳羅漢。
關佳慧一進大殿就開始數羅漢,待數到了護法羅漢之處,臉上現出喜色,她輕輕向眾人做了一個手勢,示意暗門就在此處。
趙敏、楊燁等人都聚攏過來,關佳慧回憶她跟蹤陳麗卿時的所見,摸到了護法羅漢手上拿著的降魔杵之上,用力將這件石制兵器往下一拽。
原來這柄降魔杵本來就是活動的,就隨著關佳慧這一下發動,整個護法羅漢的身體開始咯吱咯吱的移動,慢慢移出了一條可供一人通行的漆黑暗道。
關佳慧小聲道:“前日我見那陳麗卿,她正是進了這條密道。”
都已經到了最接近的事實真相的地方了,哪裡還能就此停步?趙敏一馬當先,楊燁抽刀斷後,眾人魚貫而入,進入到了這一條藏在羅漢像邊的秘密通道。
通道內空間狹小,沿路漆黑一邊,眾人打起十二分的小心,踩著石梯蜿蜒向下,未走出多遠,眼前就一片豁然開朗。
通道盡頭的正前方現出一座寬敞的演武場,當空懸吊著長明燈火,旁邊安放著十八般兵器,但是無論兵器架還是地面都積滿了厚厚塵埃,似乎是長久不曾使用。
兵器架兩旁整整排著四排銅人,每排共計六人,都是光著禿瓢的古銅色健壯武僧的造型,在燈火之下,閃耀著金黃色的光芒。
楊燁遠望過去,見這些銅人武僧的面容都是徐徐如生,整個身體都在養精蓄銳,似乎隨時都可以活過來與他們展開廝殺。
演武堂的正中牆上掛著一張畫像,畫中內容與佛門毫無半點聯系,裡面正是一名紫色長髯的壯士在月光之下習武練刀。
配圖之旁,刻著龍飛鳳舞、銀鈎鐵劃的一行書法詩文,那內容卻是李太白所著的《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鈎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