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驅車到了人力市場,羅勇找了個中階把自己的要求一說,又留下地址,對方保證中午就給他答複。
等到羅勇回到武館,院子裡已經擺著三張桌子,中間挖空放著三個大桶,
桶下面是蜂窩煤爐子,保證粥不會涼了,
旁邊還放著雨棚和兩個折疊桌。
“這三個是用來派粥,這邊兩個上面擺饅頭,
棚子天晴能遮陽,下雨能避雨,招牌也掛在上面,
衣服到時候有箱子,碼成一摞拆開發就行了。”
王陽這邊給他說著,衣服的事由李汐月包了,她這邊剛好有熟人在服裝廠做管理,
不說價格多麼便宜,至少在質量上能有所保證。
要不等對方知道是發給流浪漢的,濫竽充數的糊弄人,到時候白花錢不說,還好心辦了壞事。
這馬上可就入冬了,這些個流浪漢拿了新衣服,把舊衣服一扔,
等入冬突然發現不暖和,或者沒穿就爛了,
到時候不是得指著他們的鼻子罵娘呢!
中午吃飯的時候,人力中介帶著兩個身材粗礦,四肢有力的大嬸來了,一看就知道是幹活麻利的人。
“最多1個月,也可能會提前結束,工資算1800塊。”
羅勇給的工資不算最高,但也不低,每天三大桶粥,
再加上幾百個饅頭,這工作量可不輕。
“管飯嗎?”聽到對方這麼問,羅勇就知道事情成了。
跟王陽對視一眼,笑著道:“管,跟我們一起吃。”
晚上李汐月也回來了,手裡還拿著個小本。
“棉衣一身外加毛絨鞋,錦綸,也就是尼龍面料,持久耐磨,每套260,質量絕對沒問題。”
價格不算是最優惠的,但是後面那句“質量有保證”讓人放心。
“就這麼辦,我們要3000套,要快。”羅勇提出了唯一的要求。
“沒問題,我那朋友說了,只要咱們的量上500,他就先給咱們加緊趕製出來。”
李汐月轉頭到旁邊去打電話,那邊聽到3000套的數量也高興了。
本來以為就是幫個忙,對方還怕太少了,到時候說不定得貼錢。
沒想這邊轉頭就扔出3000套的數量,不光沒讓他為難,還能賺上一筆,當即滿口就答應了下來。
“三天,到時候他們最少送來500套,其他的分兩批送到。”
最後一件事也落實好了,接下來就等著去派傳單了。
李汐月這邊還專門在自己的微博上開了個專題,說明瞭這次的活動。
其中著重點名了此次公益活動的舉辦方,是玄青玉宮的觀主玄青子,下面還附上了地址。
這貼心的服務真是沒誰了,羅勇這邊笑的前仰後合。
第二天,所有人都拿著告示,走街串巷的貼在公告欄上,紅色的放大字型很是醒目,引人注視。
王陽開著車在李汐月的指路下,專門跑了趟流浪漢多的街坊,每個角落裡都貼了個遍。
期間兩人也碰見了些流浪漢,把手裡的告示送出一沓,讓他幫著給其他人宣傳宣傳,
就算不想路途遙遠的來吃口粥,領套衣服過冬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