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主制度絕對不適合也不利於大夏的統治,在最初的時候大夏就對西拉地區拿出兩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就是按照如今的城邦主制度進行擴充套件,將城邦變為各個獨立的小國,也就是在西拉的基礎上變為數百個小國家。
讓他們分別統治自己的地盤,當然大夏要集中把控。
第二套方案就是將西拉王國納入到大夏垂直管理,將西拉變為西拉府,各個城邦分別成為州縣城鎮,原來的城邦主全都廢棄。
這些城邦主可以轉為商人,也可以按照大夏制度進入各行各業,或者遷移到其他地區居住。
這樣方便大夏徹底控制西拉半島,不會再出現如同前些日子的局面,畢竟西拉半島挺重要的。
兩個方案爭執了很長時間,第一套方案見效明顯,西拉平民會很快能夠接受。
西拉本身就是他們自己的城邦主統治,還有什麼不習慣的?
但是這套方案的弊端也很大,尤其是在控制力上面,遠遠不如垂直管理有效。
將如今的西拉王國分成上百個小國,難道就能保證這些小國之間和平相處嗎?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恐怕這些小的城邦主沒了里奧德三世這座大山,會打的更加熱鬧。
西拉半島到時候就是一鍋雜拌粥,根本就沒有發展起來的可能,西拉人也不可能過上好日子。
尤其是如果出現一位人物,藉助亂糟糟的局面一統西拉,那絕對會成為大夏的敵人。
這樣的話,今日所做的一切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是以大夏決定採取第二套方案——垂直管理。
反正有那麼多垂直管理的地區了,也不差西拉這一個。
再說西拉半島民族成分極為複雜,西拉內部各城邦都分為數十個民族,有些彼此之間從古到今都有深仇大恨。
西拉北部的其他征服地區,民族構成與西拉又是不同,這樣也可以讓彼此之間有制衡。
不至於讓大夏在西拉半島的統治出現難以收拾的局面。
事情就這樣決定了,大夏對於西拉半島還是很滿意的。
這裡雖然地形複雜,大多都是山脈、丘陵地帶,土地不多。
但是作為貿易中轉卻是非常合適的,未來大夏商品進入西洲大陸,就要靠這裡來中轉了。
而且這片海域風景秀麗,自然條件極好,無論是發展海外旅遊,還是發展高奢商品都很合適。
這麼愉快地定下來西拉未來的方向,不滿意的自然也很多,就是原屬於西拉王國的那些城邦主。
本來他們都是高高在上的城邦主,如今大夏垂直管理,在大夏的體制中可沒有什麼城邦主這一說,他們的負責人是知縣、知州、鄉長、鎮長之類的。
都是大夏從頭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做,都不可能會將這個職位給到他們,那他們拼死拼活豈不是什麼都撈不到嗎?
正當這些人要提意見的時間,大夏這邊的外交事務處理專員就到了。
將這些城邦主召集到一起,掛出了一副巨大的藍圖,然後就口若懸河的講解起來。
這份藍圖,是大夏對於陸間海南岸的地區的開拓計劃。
那裡是一整塊的大陸,面積比西洲大陸還要大上許多,被大夏命名為西南大陸,與印加帝國所在的東南大陸相對應。
西南大陸沿海地區,已經被大夏探索的差不多了,而且已經探索到了最南端地區。
數十張照片被放了出來,都是當地的地形、地勢、環境,還有一條河岸邊,擺滿了明晃晃的金色石頭,這些城邦主馬上就能夠準確看出看出那些都是金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