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西羅兩線作戰,兩線失利的結果,真的讓約翰十五世有點撐不住。
北線這邊兩個東方大國,可謂是窮追猛打,加上先進的武器裝備,打的伊夫卡暈頭轉向,根本就防禦不住,整條戰線到處都是篩子,只能不停的往後退。
南部西拉半島上,倒夏聯盟在短短的一個多月就成了“倒下”聯盟,海上艦隊之間的戰鬥到現在都沒有停止,以聖西羅艦隊為主的倒夏聯盟艦隊,聯合了西拉王國、維納公國、威斯公國、雅斯特公國、思麗蘭公國,以及俘虜的黑塞克王國、馬里斯其王國,出動戰艦三千多艘,被夏國在陸間海上打的是丟盔棄甲,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內損失了將近一半的戰艦和士兵。
陸地方面,雖然有聖西羅、奧斯特、西拉加上其他小國的軍事力量組成的聯合不對,但對於從薩拉丁過來,聯合了諸多小國的大夏軍團,只能被打的節節敗退,很快西拉王國的北部就被打空了。
里奧德三世眼都紅了,北部那邊大部分都是他的忠實擁躉,是他在長老會的根基,唯一沒有被大夏給拉攏的一部分勢力,這些城邦如今幾乎都被夏國給打掉,他的綜合實力消減了三成。
關鍵是這還不算完,夏國的海軍陸戰隊也在南部登陸,聯合那些反對他的城邦主,組成了另外一支部隊,從南部不停進攻中立城邦和依附於他的城邦主,搞得整個西拉王國境內一團糟。
沒想到籌備許久,轟轟烈烈搞起來的“倒夏聯盟”,幾乎在開戰不久就一塌糊塗。
聖西羅委派的指揮官,對西拉半島的情況不熟悉,瞎指揮、錯誤指揮情況頻出。
造成他們太多的被動,聯盟內部小國已經經受不住損失想要退出。
約翰十五世只能站出來,和羅伯特三世一起來到西拉半島。
妄圖用他們的影響力,強行的穩住已經搖搖欲墜的倒夏聯盟。
但是實力的差距不是單靠約翰十五世和羅伯特三世就能搞定的。
大夏一路勢如破竹,在西拉半島西海岸將倒夏聯盟的聯合艦隊包圍,參與這場包圍戰的,除了大夏組建的“親夏聯盟”之外,還有大秦帝國的畢特拉三世、大秦帝國的卡尼亞王國、拉卡坦公國、緹娜公國、卡蘭納公國、巴力公國、巴依他公國、薩利諾公國,全都加入到親夏聯盟這一方面。
出動大秦帝國的老式戰艦和在大夏購買的小型戰艦五千多艘,讓阿姆蘭直接紅了眼睛。
我們跟大夏打仗,你們大秦帝國摻和個屁啊?
難道是看聖西羅不行了,來這裡打秋風的嗎?
其實還真想多了,大秦的諸多小國早就想出手了。
這幾年大夏也沒少扶持他們,怎麼也要表示下感謝才行。
就連當初對大夏十分不滿意的卡尼亞,都在大夏奧斯蒙特的協助下,讓國內的經濟和商貿水平提升了好幾個臺階。
如今卡尼亞是大夏最忠實的盟友,在別的小國眼裡,卡尼亞是大夏陣營最不要臉的舔狗。
都要卡尼亞將好處給舔走了,他們能高興才就怪了。
大秦表示要加入親夏聯盟的時候,李維新考慮了一番拒絕了。
對於他來說,大夏在東部的盟友已經夠多了,大秦這邊加入作用不大。
但是反過來一想,不在東部作戰,到西部作戰也是沒什麼問題的,就制定了這樣的計劃。
讓大秦帝國和南部的諸多公國、王國不要著急,他們大夏將倒夏聯盟的艦隊一點點的逼到大秦和西拉帝國中間的海域,到時候大秦帝國這邊再出手,給倒夏聯盟的艦隊來個一鍋端豈不爽哉?
計劃制定之後,大夏就在海上一直壓著打,不停的逼迫倒夏聯盟的艦隊往西部退,這些日子來終於退到了預定的伏擊圈。
大秦帝國和南方的諸多公國、王國馬上宣佈加入親夏聯盟,對於倒夏聯盟的艦隊進行作戰,徹底將他們包圍在這片海域之中。
阿姆蘭這邊左衝右突,帶著倒夏聯盟的艦隊希望能夠突圍出去,但是被數量如此龐大的艦隊包圍,哪是他想突圍出去就突圍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