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省屬於熱帶,雨林叢生、河流密佈,除了海岸邊與平原的一部分城市據點外,幾乎全都是茂密的叢林,自然環境非常的惡劣,尤其是蚊子、蛇蟲這些東西讓人防不勝防。
大夏北路軍是十多萬的陸軍裝甲兵不對,但因哥特環境,分成了三路向北進軍,靠近海岸的一路大軍速度是最快的,已經推進到了哥特省中部的貝特郡,就相當於國內的縣城。
中線距離西線軍團有百公里左右,走的全是大城市,馬上就會到達哥特省的首府麥德林。
東線則是沿著內部打過去,如今已經沿著山脈雨林邊緣到了阿卡奇城。
三路大軍連番遭遇抵抗,但哥特省的印加士兵到底是不夠多。
只是區區兩倍於大夏,對大夏的陸軍來說完全不是壓力。
哥特總督阿里米亞斯在大夏展開對哥特的攻擊後。
就帶領軍隊退往了北方,放棄了麥德林城。
等到和艾速商議好對策之後。
就開始迅速的實施計劃。
他們從大夏的三陸軍中,選中了東線的三萬軍隊。
東線靠近雨林,對於大夏行軍壓力大,是以坦克和裝甲車帶的都不是很多。
畢竟那麼多的河流、沼澤,加上哥特省這邊雨水奇多,裝甲車帶的多還不如人的作用大。
阿拉奇的北部是派利斯,此時阿里米亞斯就帶著十多萬人埋伏在這片區域。
大夏東線帶隊的是第三十軍軍長伍應,年紀不過剛剛三十歲。
屬於軍中的少壯派,也是接受過正規軍事教育的年輕將領。
伍應協同第四十七、七十八軍沿東線北上。
還真是吃了不少的苦頭,這邊的環境和他曾經待過的地方大有不同。
當然,主要的不同還是軍隊不同,印加軍隊比那些土著難搞一些。
派利斯是一座小城,也是在哥特的一個小領主叫派利斯的封地。
看到大夏的軍隊過來,這駐守在派利斯城的莫安·派利斯急忙派人迎接,打算熱情的招待他們,不過被伍應拒絕了,大概詢問了下派利斯城的情況,就選擇讓軍隊在城外駐紮。
莫安·派利斯帶著主要將領入城,參觀了派利斯的風土人情,還詳細為他們介紹了派利斯家族的輝煌歷史,當初是如何如何繁盛等等,態度比之他們之前遇到的那些城主、領土,態度好的是不能再好了,就好像大夏是來解救他們這些失意領主來的。
本來伍應等人還有些懷疑,對莫安·派利斯也很防備。
到後來絲毫看不出莫安的破綻,伍應也就慢慢放下心了。
莫安這種情況不多見,但是他們也不是沒有遇到過。
印加帝國雖大,但就他們瞭解來看也不是鐵板一塊。
偌大的疆域之內,還是有很多人是反抗印加政府的。
甚至印加的皇帝李哈斯也不是那麼受到待見。
估計莫安·派利斯就是這樣的領主。
本來參觀下伍應等人就回營。
但莫安極力熱情的挽留。
非要讓他們吃頓飯才行。
伍應無奈,只能幾人在莫安這邊吃了頓飯。
莫安又是各種手段齊出,印加美女、美摩美女、瑪哈美女,甚至哥特這邊的小族佩里亞族美女,全都送了上來,讓這些年輕的指揮官們火氣上湧。
等到溫柔鄉淺嘗之時,阿里米亞斯帶領十萬人,和佈置在山中的炮兵基地,對於大夏軍隊發動突襲,集合了哥特大部分火器的這場埋伏戰役,自然是火力十分兇猛的。
大夏的坦克、裝甲車等重武器,在瞬間就遭到毀滅打擊。
軍隊迅速的組織抵禦,但指揮官大多都不在。
只能各自為戰,然後在低階軍官指揮之下逐步協同。
大戰持續了兩個小時,伍應他們一身是血的從派利斯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