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被周國打沒了一大半。
如今躲在天山西麓苟延殘喘。
在高昌投降之後,割祿絲也不敢再死撐著。
在大夏軍隊進入到西疆之後,也乖乖的宣佈投降。
大夏在高昌和割祿絲汗國的地盤,合併設定了一個府。
名字就叫做北疆府,管轄天山南北和更北方的阿拉泰地區。
這裡地廣人稀、荒漠草原並存,還有一望無際的大雪山,一時間是很難開發出來的。
但是隻要收歸到大夏,那自然就會享受大夏的政策,大夏會大力度的對北疆進行開發。
起初被晉國交付的西域國家,大夏則是在這裡設定南疆府,下轄五州十七縣三百八十七村。
這條線路是古就有之的絲綢之路,相比於北疆的開發要容易的多,尤其這邊的礦產資源很豐富,還有名聞天下的和田玉,是以中原的商人紛紛湧入,民間資本投入大力開發。
短短的時間內,就讓南疆地區呈現繁華態勢,此地的百姓也都安定下來。
加入到大夏的國營工廠或者那些大商號的工坊去工作。
日子過得比當初他們有自己國王的時候都要好的多。
北疆這邊,總理府則是打算劃為毛紡織工業區和畜牧農業區。
在海外貿易發展鼎盛的大夏,對於紡織品的需求極為龐大。
紡織業也已經發展成為集絲綢、棉紡、毛紡、麻紡、纖維等多種業態組合的大型工業型別。
西域地區,包括基多半島、西域外沿海地區,甚至愛及利亞地區,全都被劃為棉花種植區,利用棉花加工成的棉紡織品,會在這些地方進行粗加工,然後到工廠紡織成棉布,然後將棉布和做成的棉布衣服,運輸到國內和海外領地,讓當地的百姓都能不為穿衣發愁。
如今李成心目中的中原地區基本上全部收服,除了土蕃還有小股反對勢力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歸於平靜,中原穩定了,自然大夏也就再沒有後顧之憂。
“對了,武烈和錢峰他們還在土蕃嗎?”
李成將西域的事情大致梳理明白,又詢問起土蕃地區來。
自從大夏征服土蕃,將整片高原變為大夏的土地後。
就宣佈在土蕃高原廢除奴隸制度。
解放了土蕃大量的生產力。
讓土蕃底層百姓看到了曙光。
只是廢除奴隸制度,也徹底讓那些土蕃大小貴族走到了對立面。
奴隸制度是這些大小貴族賴以生存的根本。
如今奴隸都沒有了,他們的根基也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