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國,說起來是個很小的國家。
他們的領地只是在崑崙山南麓的一帶。
雖然是國家的建制,但基本上還是奴隸制部落民族。
只是大雪山國民都是亦牧亦兵,又佔據雪山的地利之勢。
一時間對新入高原的大夏軍團,還是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除了大雪山國之外,南路軍從滇南西進,也遇到了康巴王國。
這片地區當初被南越打的稀爛,沿著康巴王國的土地進入土蕃。
只是南越一統之後,錢峰帶兵北上與武烈合兵一處。
康巴王國再次復辟,成為大夏進入土蕃南部的絆腳石。
這個小國擋在土蕃前面,土蕃為他們提供很多的支援。
也成為大夏統一土蕃地區很大的阻礙。
雙方已經在沿江峽谷地帶打了很久。
這片地區機械化兵團進不來。
只能靠人力去一點點推進。
是以打起來大夏很吃力。
至於真正的土蕃國。
反倒只是在洛塘地區跟夏國在作戰。
茫茫無際的高原上兩國交鋒也是日益激烈。
大夏在土蕃高原的作戰,主要就是受到地形和自然環境的制約。
是以經過半年的時間,還是沒有攻入到土蕃的核心地區。
無論是軍部還是李成都是大為不滿。
土蕃的激烈反抗嚴重影響後期戰略。
李成綜合各種情況考慮之後。
決定派出那支藏在背後的部隊出手。
也就是自建國伊始,就不停完善的特種作戰部隊。
這支由李成發起,維克多親自帶領,活躍在境外、深林執行特殊任務的部隊,被李成給提溜出來,將他們的高原作戰營和山地營給派了出來,到土蕃高原進行特種作戰任務。
隨著一聲令下,這兩支特種部隊從南北兩個方向進入吐蕃高原。
北部是高原作戰營,南部的是山地營。
山地營如今經過整編,早已不是當初的數百人作戰部隊。
而是超過兩萬人,分佈在基多、蒲甘一線,經過多年的實戰積累了大量經驗。
尤其是在基多北部的廓爾喀民族加入到山地營中。
更是讓大夏的特種山地營戰鬥力提升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