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最精銳的左衛軍,收服了西線防衛周國的軍隊。
坐擁十數萬大軍,在龍城釋出討賊詔書,那賊不用說就是武烈了。
武烈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正在發愁沂蒙地區這些來去如風的賊人,聽到這訊息差點氣瘋。
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潛心經營的龍城會被從內部攻破。
而那個背後下手的人,還是他的親弟弟,名義上的武帝武煦。
最讓他心疼的是,左膀右臂範嗔被斬殺,六部主官、佐官死了一半,左衛軍叛變,西路軍被收服。
自己為國竭盡心力。
反而成了武國的叛賊。
武煦列出的十條罪狀,第一條就是凌侮君上。
如今十萬的平叛大軍已經從龍城府出發,直撲他所在的沂州而來。
看來自己那個弟弟是非要置他於死地不可了。
武烈心中不禁湧起悲涼。
他從小就疼愛這個弟弟。
後來又放棄帝位,將他手把手扶上去。
只是他實在不是那塊材料,想著榮華富貴一生也就是了。
等到弟弟生出孩子,就好好地培養讓侄子登上帝位。
也算全了此生的兄弟之誼,對武煦有所交代。
只是沒想到武煦會如此的恨他,竟然暗藏著如此的手段。
趁他不在武都掀了桌子。
如今還帶著他辛苦訓練出來的大軍來討伐他。
這種背叛的滋味,武烈還真是一下接受不了。
就好像自己全心全意的談戀愛,最後人家女生說你就是個控制狂,老孃喜歡上別人了,踹了你去爭取幸福美好的生活。
想到這裡,越想越氣,武烈就忍不住噴出口血。
他的心胸不算寬廣,自從受傷後就更加敏感。
只是平日裡不像武煦顯得那麼極端,但是真正偏激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來人!傳令,鷹揚衛三營繼續壓縮叛軍的生存空間,其他諸衛跟我去魯山!”
武烈雖然氣憤難當,但是腦子絕對不會受影響。
他從十多歲經歷戰陣,一直到現在的年紀。
十數年的戰場生涯,早就讓他對戰場熟悉無比。
對於如何防禦、如何反擊如同家常便飯一般。
整個武國的山河關隘,都在他的腦子裡存著。
他稍微一琢磨,就知道武煦會龍城出淄州。
這裡一馬平川,適合大部隊行軍,而魯山則是淄州進入沂州的必經之路,也是進入沂蒙群山的北方門戶要道。
武烈選定魯山對陣武煦。
帶著手中的五衛兵馬就北上魯山,在左衛軍到來之前在魯山構築防線,打算來個伏擊戰。
武煦在行軍打仗方面,相比較武烈差的太多,果然如同預想的那樣,從淄州南下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