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李源當初的侄子,也就是他現在兒子和夫人都在臨安有宅子。
到時候一家團聚住在家裡就行了,宅子就在皇城邊上不遠。
隨著元日越來越近,李成這邊的工作也越來越多。
每年這個時候,各部門都要到臨安述職。
自然很多人需要他親自接見。
李源這樣的藩屬國,就是其中需要接待的一類。
更重要的還是常年漂泊在海外的各部主事。
政務院副總理,駐元島主事大臣葉向高,彙報了一年來元島的發展狀況。
從政治層面來說,元島已經實現了統一管理,大部分的蠻族都加入了大夏這個大家庭。
接受了相關的技能培訓之後,進入元島各個工作崗位為元島建設做貢獻。
從經濟方面來講,元島農工商業發展迅速,已經形成了規模化。
農業方面,西部的大平原開墾出良田數百萬畝。
成為國內最重要三季稻和雙季稻基地。
另外依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元島開展規模化養殖和經濟作物種植也是搞得風生水起,在北部和東部山區交接帶發展特色養殖,牛、馬、養和家禽養殖,已經形成產業叢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後期李成打算,將牛馬養殖轉移到北四島和其他開發程度較低的島嶼上。
這些牲畜和家禽養殖都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向大陸以及地球返銷的重點農產品。
以農業反哺農業是未來十年內的重點,對於未來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特色經濟作物種植,以藥材、木材、水果為主,得益於元島獨特的氣候條件,也已經獲得初步發展,未來會成為與嶺南地區和南洋地區的三駕馬車,成為輔助農業經濟的新形態拓展單元。
至於銷售方面,李成根本不需要擔心,運到陸地這邊都能銷售大部分。
實在不行還有個龐大的地球作為依託,賣不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夠不夠賣才是最大的問題,綠色食品在地球可是火的不行。
工業方面是元島的中心,分為基礎工業和高階製造業。
基礎工業方面以鹽鐵礦為重點,興建鹽場、各類鋼鐵廠數以百家,高山金礦、北部金礦、黑樹林煤礦、北部煤礦、東部和南部的木材加工產業,都已經是遍地開花,成果斐然。
尤其是鋼鐵冶煉方面,更是大大緩解了陸地這邊的鋼材需求。
使得從地球方面“進口”巨量鋼材的壓力大大減輕。
同時也積極推動了國內的基礎建設。
高階製造業和高階工業應用方面,更多還是在新技術的研發和使用上面。
第一艘自主製造的鋼鐵大船,也是劉全等人傾力打造的蒸汽巨輪,就停泊在舟山新港。
這艘船長達一百五十餘米,排水量過萬噸,是當前大夏最厲害的主力戰艦。
雖然技術層面還不算太高超,但是就自主產業來說已經是非常了不得了。
平臺是能買,而且能買到更先進的,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
買來的永遠不是主流,自主才是長久的王道。
李成要的不是繁榮一時的帝國。而是萬世不敗的異時空華夏!
喜歡從海島縣令到時空貿易商請大家收藏:()從海島縣令到時空貿易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