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發生變故的是襄州,襄州指揮使段澤衝迎立遠支宗親朱文圭在襄樊登基稱帝。
而段澤衝則是自命為護國大將軍,總攬大局成為第一個舉旗的割據勢力。
誰都知道朱文圭是個腦滿腸肥的二世祖,老祖宗被封為襄王。
但是到朱文圭這一代,早就和平民沒什麼兩樣了。
平時在街頭鬥雞走狗,完全就是個街溜子的貨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段澤衝找他登基,也就是看中了他的血統。
有襄州開了這個頭,頓時其他人也動了心思。
深處大山之中的房州,不知道在哪找到個姓朱的,就說是皇室後裔,同樣舉起了大旗。
房州宣撫使巴問天,在襄州之後第二個,
扶持傀儡上臺。
後面蔡州、信陽軍、隨州、唐州緊跟其後,梁國頓時被肢解成無數勢力。
崔瀚在崔浩的支援下,彙集十數萬大軍,在汴京自立,控制東西兩京之地。
也不當大梁國的忠臣義士了,直接建國稱帝,改元崇安,自立門戶,還是稱梁國。
看到這種情況,原北路軍指揮使、禁軍都統領趙元義,幾乎同時在南都自立稱帝。
一時間原梁國境內,十幾個割據勢力在一個月內相繼誕生。
將偌大的國土分割成十幾個小勢力。
看呆了中原諸國的其他國家。
也看呆了磨刀霍霍的周、武、晉三國。
這些勢力之中,崔瀚、崔浩父子的勢力最大,坐擁兩府四州之地,有數十萬萬勤王大軍和數百萬的人口,實力強大。
當然也是被詬病最多的。
畢竟他們是以臣代主,在中原諸國是很讓人不齒的行為。
第二大的勢力就是盤踞南都的趙元義,有十多萬的大軍,佔據南都、宋州等地,直面武國的兵鋒。
剩下的都是些小的勢力,看著熱鬧其實沒多大影響力。
這些勢力都開始遠交近攻,拼了命的找那些中原大國支援。
比如襄州指揮使段澤衝就找到了盤踞荊州之地的荊國。
那信陽軍州則是找到了唐國作為撐腰的,反正離得比較近。
潁州、光州等地則是歸附了武國,成為武國的直屬土地。
這還不算完,武烈看到這種形式,又搞出了一波騷操作。
喜歡從海島縣令到時空貿易商請大家收藏:()從海島縣令到時空貿易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