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成縣東部,浩浩蕩蕩的人馬正在行進,那些公主皇子騎馬、坐轎的都有,文武百官也都是坐著馬車,隊伍拉了好幾裡,其中位於後方的是梁太子朱文博。
梁太子已經三十多歲了,也整整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
膝下兒子都已經好幾個,甚至也有了孫子。
不過到現在來說,他還得老老實實的當太子。
畢竟他的老子廣成帝還很紮實,有老子在還輪不到他上位。
如今朱文博正坐在右僕射李忠的馬車上,這位老大人是他的太子太傅。
說白了就是授業恩師,也是他最強力的支持者。
自從確定撤離汴京的計劃之後,和李忠在金殿打了一架的崔瀚就主動申請留守汴京。
反而是不同意遷到西京的李忠,陪同這些皇室和文武百官撤了出來。
如今是這支隊伍的負責人,協助太子朱文博統籌西京的事務。
“太傅,您認為此次武國能夠攻破汴京嗎?”
朱文博靠在車廂上,向李忠詢問道。
“目前還不好說,若是那武烈小兒持續攻城,汴京被破也是時間問題!就看中路軍和南路軍能什麼時候撤回了,這場仗峰迴路轉,打的老夫也是摸不著頭腦!”
李忠捋著花白的鬍鬚,抖著眼角的淤青說道。
“哎,真是可惜了,眼看就要攻破武國,沒想到武烈竟然來了個狗急跳牆!”
“世事無絕對!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更是如此,咱們大梁立國數百年,經歷無數風雨不倒,自然也不會因為這點兒小事出現波折。太子作為國之儲君,還需要謙虛謹慎,國家還要指望你呢!”
“多謝太傅教誨,只是我父皇不知現在如何了?”
“放心吧,陛下吉人天相,自然不會有事的!”
李忠點點頭笑著安慰道。
其實朱文博哪裡是擔心,他倒是盼著武烈能儘快攻破汴京。
好讓他這個太子能夠轉正,不然眼見都到不惑之年了。
再不轉正,還不知道能不能試試勉躬殿那寶座的滋味。
古代的太子就是這樣,如果年輕時候能繼位是最好的。
要是到他這樣的年紀繼位,還沒嚐到做皇帝的甜頭,說不定就得下崗。
但是做皇帝到老卻不一樣,他最小的弟弟比他的長孫還要小一歲。
到時候他身體不行,老皇帝直接換個年輕的兄弟繼位。
那可就真沒他什麼事情了。
做太子幾十年,到最後混不到位置上的比比皆是。
希望武烈能夠爭點氣吧,到時候他在西京振臂一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