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地區,位於北部渤海沿岸,是周武兩國的分界線。
大河的入海口就在此處,兩國依託大河劃分疆域,河北屬於周國,河東屬於武國。
青州歷來都是華夏比較發達的地方,也是周武兩國的商貿交易中心地帶。
這邊有武國的北方水軍,規模比之被大夏打廢的南方水軍要略小一些。
但是也有戰船上百艘、帶甲數千人,是武國僅剩的一支水軍力量。
此時武烈正站在水軍的旗艦上,興奮地打量著甲板上的青銅炮。
苦苦熬了一年的時間,就是等待這一天。
真正是傾國之力才搞出來的。
此戰若是成功,武國將成為中原強國。
此戰若是失敗,武國也將徹底成為歷史。
武烈的基因中帶有瘋狂地一面,這也是他無往不利的原因。
畢竟都不願意招惹瘋子!
武烈還是那種有能力的瘋子!
敢於為了阻擋梁國的進攻,將半個國家實施堅壁清野。
轉而從夏國來購買糧食應對這場曠世大戰。
也敢於完全放棄西南的數座州府,將梁國拖入戰爭泥潭之中。
就是為了等待時機、積蓄實力,一戰而抵定乾坤。
如今這個時刻終於到了,他要親自指揮這場留名青史的戰役。
來青州之前,和自己那位六弟武煦推心置腹的聊了很久。
若是此戰失敗,好歹還能讓武煦出頭堅持一段時間。
他這次完全是抱著破釜沉舟的目的進行最終決戰的。
看著甲板上列陣的水陸軍死士,武烈抿住嘴唇下達了出發的命令。
艦隊魚貫而出,列隊進入到大河之中,開始溯河而上。
這是付出巨大代價,才從周國那邊借來的道路。
沒錯,武烈要做的,就是破釜沉舟、直搗黃龍。
沿水路去攻打梁國的國都汴梁城,在這個時代也叫作大梁東都或者東京、汴京。
在周國的監控下,上百艘的打小船隻沿河而上,跨過海興、沿岸,一路直達周國的南部重鎮大名府,過了大名府之後,就是梁國的地盤了,也是武國的故都開德府。
而這也將是武國遠征軍的第一戰,打下開德府、阻斷梁國北路軍的退路。
在大名府修整了一日,然後與周國的防禦使交接了買路錢。
船隊就繼續南行,趁著夜色消失在茫茫的大河之中。
當夜凌晨時分,武國船隊出現在開德府的城外。
武烈沒有等著開德府反應過來,就讓上百條船,數百門的火炮對開德府的軍營、碼頭和城防開始了持續炮擊。
選擇此種破釜沉舟的戰術,武烈也不是憑空拍腦門去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