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落成,瓊州一片歡欣鼓舞,黎人也是放下了心。
在新的瓊州知府未到之前,黎衝暫代瓊州各項軍政事務。
李成這邊則開始了時空大移民,從地球時空的宋、元、明、清等時空,遷移本來就屬於瓊州的黎人和漢人來此。
耕作生產、紡織繅絲、捕魚採珠,這些人都是具有相當經驗的。
然後就是大量的平民和工匠被從其他時空遷移過來,開始著手瓊州島的開發。
南方商貿主事陳祖義也從元島船廠,徵調了一大批的工匠和漁民加入。
在瓊州府設立農墾司、商貿司、舟船司、漁獵司、採珠司等大量的垂直機構。
引導這些鄉民開展種植、養殖、商貿、捕魚、採珠等各項工作。
李成這次引流過來的“時空移民”,竟然有一位超級大人物。
而且是青史留名的奇女子——黃道婆。
堪稱一代紡織技術大家。
李成直接任命其為南海織造局總領事。
地位與瓊州知府同級,負責南海路諸州縣的紡織事物。
又留下不少的棉、麻、絲、緙等各項技術資料,供新設立的南海織造局研究和發展。
提供各項作物的種子給到瓊州府嘗試種植和推廣,其中就包括後世的大量熱帶水果。
以這邊的環境,以後整個大夏吃水果是不用愁了。
就算寒冬臘月,一樣可以吃到嶺南的新鮮水果。
等到李成離開瓊州的時候,瓊州的人口數達到了五十多萬。
如果論起人口來,瓊州府幾乎已經冠絕嶺南。
未來也會有更多人再此安家立業,投入建設瓊州的事業中,為自己、也為家庭拼一個未來。
瓊州也會成為繼元島之後的另一個商貿中心。
走的時候,瓊州府的新任知府董別離,以及黎衝、黎落、黃道婆等人都趕來相送。
無數百姓集聚碼頭拜別他們的皇帝陛下,讓李成心中也是感動不已。
這次嶺南一行,可能最值得驕傲的就是瓊州了。
他也發現,軍事上他實在沒什麼天分,以後還是將重心放在民政上面比較好。
讓治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吧。
這是他當前身份最應該做的!
楊帆北上,再次經過雷州,向海岸方向而去。
此時南海路的這些州府全都收復,剩下的就是恢復民生、發展生產、開展商貿了。
糧食、水果、捕魚、養殖,將會是後期南海路諸州的支柱產業。
然後就是造船、航海和港口、轉口貿易了。
以這邊的自然環境,想必很快就能過上好日子。
李成的船隊沿著海岸線,向著伶仃洋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