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州這邊割據的是邕州劉然的部下,偽漢的左軍指揮使譚英。
劉然在親州這邊駐紮這上萬的兵馬,也是他在嶺南西路的唯一出海口。
但是劉然的海洋意識比較差,他更加關注的是嶺南東西兩路的大好河山。
親州這邊可以說就是前鋒地帶,方便他到時候攻擊南海路諸州縣的跳板而已。
李成的船隊於瓊州出發的第二日到達親州灣,直抵在欽水入灣處的親州城外。
藉著還有點天光,將情報部的暗探接到船上,就開始擺出攻擊陣型準備起來。
沒等天黑就開始向駐紮在親州城外的軍營開始了炮擊。
親州由於參與圍攻第四軍,如今州城駐軍不多。
也就不到兩千人,炮擊之中幾乎傷亡大半。
剩下的殘兵敗將開始退入親州城中。
譚英在前線,如今親州是他的副將,也是兒子譚雲駐防。
李成等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就向親州發起進攻。
當然首先就是火炮開路,將城牆給炸成廢墟。
然後禁衛軍攜帶迫擊炮和步槍登岸作戰。
攻入親州城中,不到半日時間就將親州拿下了。
譚英的妻女老小以及親州駐軍殘餘軍隊全部被俘虜。
李成讓神龍號與兩艘三十丈的大船在此駐防。
留下五百禁軍駐守在親州,兼職保護錢萱等人。
他就換乘十丈的船,帶著祝融開始沿欽水而上。
沿途也就兩座縣城,還沒什麼駐軍防守。
李成也沒興趣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他們的登陸點是在三海巖,距離橫州的寧浦縣直線只有幾十公里。
不過這幾十公里卻有一道大山阻隔,想要直線穿過幾乎不可能。
但李成也不是白打親州的,在親州帶來不少的“導遊”。
得知三海巖到寧浦之間有一條通道。
這條通道情況還算不錯。
只需要穿過一段長長的峽谷就能到達橫州。
親州譚英帶的數千兵馬,就是從這條通道過去的。
三海巖是一座山,山邊有一座小鎮叫做檀圩。
他們的登陸點就在這名叫檀圩的小鎮旁邊。
同時這裡也是譚英親州軍的後方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