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於紫萱下令對滇國鎮東軍發起總攻。
落蒙山的山腰上,十幾門一米多長的紅銅炮,居高臨下瞄準滇國鎮東軍的軍陣。
在前線的軍陣之中,也有一些更小的銅炮立在那裡,士兵們忙碌的填裝彈藥。
這些炮是最近一段時間,於紫萱藉助從唐國帶來的那門作為基礎,徵召工匠研究出來的,只能打一些實心彈來攻擊。
而且沒辦法做到如同夏國的火炮那樣輕便。
若是李成在此,肯定會驚掉下巴。
沒想到當初賣了兩百門的火炮,這些勢力竟然會全都第一時間進行仿製。
前膛炮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主要就是一根管子加個炮孔。
還有就是火藥的配方技術難度比較高一些罷了。
他當初從平臺採購來的都是鋼鐵復原的炮。
這種炮唯一的特點就是輕便。
但是其他人沒有這種鋼材。
只能找相應地替代品來代替鋼材,就有了銅炮這種產物。
但是銅炮不是說威力就比鋼炮差,而是重量上要更加的大一些。
火藥也並非是他們用的高爆火藥,主要是工匠弄出來的黑火藥。
射程上要稍微的吃一些虧,但其實也沒太大影響。
打不了二三里,就算是一里對於當前這個時代也是非常超前了。
畢竟最好的弓箭也只不過射出幾百米的距離罷了。
於紫萱下了狠心,戰場的形勢頓時就變了。
兩軍還沒剛列好攻擊陣型。
那邊山頭上的火炮就轟鳴起來,幾十門大口徑的火炮,在黑煙滾滾中打出鐵彈。
在火藥的高速推進之下,砸到滇國軍隊的陣營之中。
滇國軍頓時被打懵了,軍陣之中被犁出十幾道血路。
然後對面的於紫萱就開始命令衝擊。
將軍陣推到五百米左右的時候,那些兩人能扛起來的小炮再就次炸響。
一片片的散彈開始向滇國軍水潑般掃過。
一層層的削去那些滇國軍的軍陣,成片的倒在地上。
夜鶯在後面吃驚的盯著前方。
滇國軍終於是壓制不住了,開始了大潰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