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大婚,臨安城一片歡騰。
按照禮部制定的流程,李成又當了一次工具人。
別說是他,就連那些錢萱等人也是一樣,茫茫然不知其所以然。
大禮、授寶、祭祀,折騰過來折騰過去,才算是最終將制定的既定禮節完成。
錢萱由於是前朝公主,又是早已定好的婚約,是大夏國的皇后。
蘇憐星則是被賜封為貴妃,僅次於皇后;錢芷若為德妃、祝融為良妃、賈淺淺為淑妃,而小蓉因為身份出身,李成爭取了好久,最後給他的是昭儀的封號。
不過大夏很大部分還是沿承乾制,除皇后外均可稱夫人。
之後就是各藩屬國獻禮的環節,東元國李源獻上一斗珍珠。
這些珍珠可不是給文行庸見面禮那種,各個都有拳頭大小。
李成在政務院的安排下,則是賜予李源東元國君印璽。
代表將東元正式納入到大夏國的統治體系之中。
鹿國國君是後來歸附的,賜封的是大夏鹿國君印。
至於呂宋等國,也是積極的尋求賜封,獻上的東西更是五花八門,讓李成也是有些無奈。
有的送來幾十對孔雀。
有的則獻上一對白犀。
有的是蟒蛇、烏龜,美其名曰神獸玄武,話說玄武是分開的嗎?簡直也太忽悠人了。
還有個小國甚至獻上兩隻老虎,話說大夏缺老虎嗎?這裡好歹也是華南虎密佈,不多見卻絕對也不稀奇,甚至要每年派人清除。
李成也早就知道他們獻上的這些東西,但是親眼看到還是有些哭笑不得。
他都差不多可以開動物園了。
對於他本人來說,這些東西確實沒太大吸引力。
也就是白犀還稀罕點兒。
不過對大夏的文武百官和百姓來說,這就是國力的象徵,對於這些東西還是非常待見的。
李成當場宣佈,著工部在城郊的位置選擇一片地方,將這些動物放進去,每十天有一日可以對民眾開放,讓大家到動物園看動物。
文行庸見到這種萬朝來賀的場面,也是有些羨慕嫉妒。
他倒不是在意那些海外的小國送的東西,但比較在意這種大國的面子,顯得有排場啊。
大夏對於藩屬國方面,完全是走在了中原諸國的前面。
回去之後一定跟周後彙報下,沒事也派隊人馬四處找找小國。
也給大唐爭爭面子,不能讓大夏專美於前。
其實不光是文行庸,就連武烈都有點羨慕。
這代表的是國力和榮譽。
可惜他現在顧不上這些事情。
若是能打贏梁國,一定也建個船隊四處轉轉,看看海外風物和眾多國家,拉點人回來長長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