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投降的時候,就一個條件,帶上自己的美人就好。
陛下給予鹿國公的封號,倒也是貼切這劉鑫的想法。
畢竟國家按照公爵待遇養著,還能夜夜笙歌。
這已經是達到了人家的目的。
真正的受降儀式,已經是元日之後了。
耶律楚材風塵僕僕的趕來,顧維鈞這邊都已經準備好了。
只需要代表李成宣讀聖旨,褒獎劉鑫的深明大義,將封號落實下來。
然後接受南漢國的印信、名冊就算完成了受降儀式。
再賜予劉鑫大夏的封號和文書、印信,算是正式完成。
南漢從今之後就消失在歷史中,取而代之的是大夏一部分。
大夏的疆土也將隨著擴充套件到整個嶺南和南海。
與南洋諸國中間再無阻礙。
西部也深入到十萬大山腹地。
與唐、楚、蜀三個中原國家,以及西南的滇國接壤。
國土面積整整擴大三倍有餘,人口也是擴大到兩倍以上。
論起國土面積來,已經完全不弱於北方的周、晉等強國。
劉鑫也配合的釋出了最後一道詔書,敕令各地軍隊向前去接收的夏國軍隊投降。
配合夏國對各地州府的接收之類的內容,但是聽不聽現在還不好說。
吞下這麼大的地盤,夏國肯定是一時無法消化的。
只能先將嶺南東路和南海一帶消化掉。
然後在徐徐西進,將整個嶺南西路收入囊中。
這裡面也離不開南漢舊臣的協助,是以耶律楚材直接將費同等人起用,代表李成將其封為大夏事務院副總理,協助耶律楚材處理南漢平穩過渡的相關事務。
當然那些跟隨費同起義的原南漢官員,也都儘可能的用上了。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南漢這邊還要靠這些人維持穩定。
第四軍從橫浦關進入嶺南西路,將沿途的州縣收復。
第一軍則是從汀州沿汀水南下,前往齊昌府、敬州、潮州一帶駐防。
水軍第四軍此次立下大功,將在翔龍府和香山一帶設立水軍基地常駐。
原南漢禁軍編入陸軍新編第九軍,由第二軍一部南下完成混編。
駐地在翔龍府,與陸軍第四軍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