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倒是不擔心漢國能做出什麼事情來。
畢竟南漢說的好聽位列中原十國,但是實力完全就是菜雞中的菜菜雞。
若不是因為東西綿延的五嶺阻隔,南漢能不能活到現在都是未知數。
老劉家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到劉鑫這輩兒已經昏到家的感覺。
入朝為官先得獻出鳥來,如此慘無人道的瞎胡鬧,早晚得被當地的豪強造反推翻。
只是他也沒想到,南漢竟然會先對他出手。
也不知道是誰給劉鑫和錢峰二人的膽子。
對了,情報說錢峰在南漢的名字叫做劉能。
還真是改了名字能耐了,都敢折騰起軍隊來了。
但是李成猜測,這裡面恐怕也少不了於紫萱。
這娘們從乾國跑到唐國,又從唐國跑到漢國。
每次到一個地方,總是能夠搞出事情來。
也不知道這麼個歲數還瞎折騰什麼?
大夏新立、百廢待興,李成也不想打動干戈。
這大乾當初雖然小,但起碼也算方圓幾千裡的大國。
民眾在籍的都有上百萬,不在籍的更是不會太少。
就算經歷了一場戰爭,如今也是幾倍於元島那邊。
雖然是和平接手,但還是有很多世家豪強抱著觀望的姿態。
不打算給他這個新主面子,若是沒有耶律楚材等一幫跟隨者,他還真有點玩不轉這偌大的國家來。
老賈還算給力,但畢竟年事已高,已經逐漸有些控制不住百家大族的局面了。
擺在李成面前的,現在除了外敵之外,就是內政比較糟心。
一方面要養活這百多萬的人口,另外一方面還要應付不配合的世家豪強。
此時再開戰,確實不是明智的選擇,但是不打卻也不行。
先看看南漢打的什麼主意,不行就效仿當初金陵一樣搞他一下。
希望能讓南漢老實待著,別給自己找麻煩。
李成從樞密院出來,就前往王城外的政務院。
賈文和、耶律楚材等一幫人,正在處理各地送上的文山會海。
他們每天要處理大量的事務,大到國家政策的推行,小到各地的越冬儲備。
事無鉅細都要去關心一下,各地的地方官現在還有不少的空缺。
就算是派下去的地方官,也不一定能夠將政策落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