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口船隊逆流而上,自錢江縣登陸。
錢江是臨安的東南門戶,也是僅次於臨安的繁華商埠。
不過經歷過武國屠殺,又被唐國搜刮幾遍之後,如今的錢江已經成為空城。
那些被屠殺的屍體,都扔在錢江縣城附近的小水澤,將本來不大的小水澤幾乎填平一半。
布蘭克上岸之後,看到這小水澤已經屍臭熏天,趕忙命令士兵斬斷水源。
然後將帶來的石灰灑在屍體上,發動幾千士兵開始填埋小水澤。
七月的天氣,在江南至少都是三十度的氣溫,若是任由這些屍體腐敗,說不定將引起一場大的災難,是以必須要儘快處理才行。
至於當初想的找回那少國主錢澤的屍體,這種情況根本就不現實。
數千人奮戰了一日一夜,全靠人工取土,才將整個小水澤給填成了平地。
布蘭克讓人找了塊模板立在原來小水澤的岸邊,上書“錢江縣死難群眾埋骨之地”。
又帶領士兵們給這些無辜的死難的百姓行了個軍禮,就打算離開錢江趕往臨安。
不過還沒等出發,就發現許多的老百姓從四面八方趕來,遠遠的看著他們。
“你們過去問一下,看老百姓們是有什麼事情嗎?”
當即隊伍中的幾名通訊兵就趕上前去。
與老百姓交流了片刻,眼圈紅紅的趕了過來。
“回稟布總,這些老百姓都是錢江附近的鄉民,他們想問一下咱們是不是王師?”
通訊兵也是眼圈紅紅的,都是看到那些受難的老百姓心疼的。
元島那邊就算再是荒蕪,老百姓也都是安居樂業。
各項保障措施極為完善,哪出現過這種場景?
但是眼前的這些鄉民,面如枯槁、神行呆滯,甚至衣不蔽體。
都是被武國和唐國兩輪的劫掠,給糟蹋成這樣的。
古代的戰爭沒有秩序,只要打勝了就可以在佔領地為所欲為。
若是上頭交代過還好一些,若是沒有交代的那就是一幫強盜。
搶錢搶糧搶女人、殺人放火燒房子,沒有一樣做不出來的。
不過很少會有屠城之類的事情發生,若是發生了會引來“國際輿論”,但是錢江偏偏就屬於這一類。
武國上次來的時候,根本就沒打算守規矩,是以沒到一地與屠城無異,百姓恨武狗要更甚於唐賊。
錢江這附近是京畿重地,老百姓本來生活的很富足。
但是遭遇兵荒,最慘的就是這些老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