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維鈞還在琢磨唐國使節的事情,就有屬下進來彙報唐國使節來訪。
顧維鈞心中一驚,這些唐國人還真是夠迅速的。
前腳剛從王宮出來,後腳就到駐乾總領館來了。
但是來者是客,也不好將其拒之門外。
顧維鈞就整理了下衣衫,親自出門迎接唐國使節。
這些上門拜訪的唐國人一行七八人,領頭的是位老者。
“久聞元國顧總領大名,今日冒昧到訪,還請顧總領多包涵!”
那領頭的老者看到顧維鈞,當即抱拳拱手笑著說道。
“唐使登臨我小小的使館,應該是我們蓬蓽生輝才是,眾位裡面請!裡面請!”
伸手不打笑臉人,顧維鈞自然要邀請人家進門坐的。
這總領館是當初一座王府,後來被錢巽贈予了李成開設領館。
面積在寸土寸金的臨安,這座使領館還是非常闊氣的,有三進的院落,還有花園池塘。
顧維鈞將其請到中院的會客廳中,請人送上茶水。
“還未請教貴使高姓大名?”
顧維鈞做出個請的手勢後詢問道。
“失禮了,老夫大唐禮部尚書、參知政事文行庸。”
老者再次拱手做了下自我介紹。
“原來是文相,顧維鈞這廂有禮!”
文行庸的大名,顧維鈞還是知道的,這也是外交基本功。
此人是大唐的肱股之臣,也是唐虞氏周後的鐵桿支持者,雖然參知政事的官位不過三品,但這個代表的卻是能夠參理政務,相當於唐國的副宰相,更別說前面還有個一品的禮部尚書銜了。
這位親自出使乾國,卻是顧維鈞沒有想到的。
畢竟人家在唐國,和賈文和在乾國的地位沒啥區別。
都是頂級大佬,看來此次唐乾兩國所謀不小。
不然唐國也犯不著派文行庸親自出馬來談。
“顧總領不必客氣,老夫在唐國已經久聞海外大國元國的名聲,去年明成太子親自出使乾國,可惜因緣際會,我大唐錯失與明成殿下相見交流,時至今日還是不勝嘆息。”
文行庸笑著與顧維鈞互相捧了起來。
“國內事務繁忙,殿下也是時間不允許,不然定會前往唐國拜會虞國主的。”
顧維鈞自然也不會丟了分,趕忙陪著文行庸說起了面子話。
唐乾兩國雖然百年對立,但不得不說兩國也是同病相憐。
除了南漢與荊國、蜀國對外只能稱王之外。
也就是虞唐和錢乾對外自稱為國主了。
王與國主其實並無太大分別。
畢竟別人家都是稱帝的。
比如武國那位武空帝、梁國的廣成帝、晉國的建元帝、周國的德佑帝等,都有相應的皇帝尊號,就連楚國也是自立為帝,現任的皇帝自稱為祥隆帝,不過由於國家也是弱雞,一般其他國家都稱呼祥隆帝為湘君,意思就是你的資格和資歷也就是個君王,上升不到皇帝。
如果以大江為界的話,那就是江北都屬於皇帝流。
而江南這些國家都屬於是弱雞流,連帝號都沒資格用。
“可惜了!若是下次太子殿下再臨中原,一定要到唐國坐坐,我們國主和周後早就期盼殿下蒞臨,定會以貴賓之禮相待。”
文行庸頗為可惜的搖搖頭。
“文相盛意維鈞定會報與我家殿下知曉!”
“如此甚好!此次老夫貿然登門,也是希望與我海外同宗建立友好關係,顧總領若是有暇不妨去我唐國走走看看,我唐國對於加強與元國的貿易方面也是翹首以待,在金陵也早已準備好地方,請顧總領過去設立駐唐使館,絕對會較之乾國更為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