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臣民系出同源,也不會有太大的反抗。
李源只需要將這裡建設好,在李成的支援下做好中轉站就可以了。
說不定幾年之後,王國會變得無比繁榮。
這也是李成對他所做的承諾。
至於張勳等人,李成已經提前談過了。
東元新建,張勳還是呆在這邊比較好。
等到後期,李成對他還有大用。
就比如說北方,那什麼鹿國等大島,都需要張勳去逐一征服。
李成在這些天,也終於搞清楚了三山到大周的航道。
從琉球島出發,向北經過鹿國,穿越一道長長的海峽,兩側都是一些民風彪悍的小國,很多小國都會在海峽對三山的商船進行劫掠。
過了那道海峽,再次向南就會遇到一個大島,越過大島南端從西側沿海岸行進,很快就能到達北周的遼東和青州之地,這段路程幾乎沒有阻礙,海上的情況也非常好。
李成直接將這條航線交給汪直,本來汪直就是北方商貿的主官。
此時這條航線打通,直接就將商貿觸角伸到北周國境。
比起一點點從南向北的打通航線簡直方便多了。
而且有三山的招牌,還可以繼續的利用。
也不需要重新建立關係和人脈。
李成可不想再如同大乾一般,到大周招搖撞騙一番了。
這條航線下一步要解決的就是鹿國和那兩座大島。
對汪直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
帶著艦隊走一圈,將其打下來也就是了。
還能給元島補充人口,完全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不過後面的事情,李成不能再親自跟著參與了。
他出來有一段時間,元島那邊已經開始不停催促了。
當下將神龍艦帶走,剩下的船隻都交給汪直負責。
沿著流求群島,再次經過石原群島,一路向西南,過八重山一線回元島。
這條路線是山南國探明的,路上很安全,只不過如何到元島北端這段還是空白。
但對於李成完全不是問題,反正也是旅遊,就慢慢的找也就是了。
果然,不過數日時間,李成的船隊再次到達元島的東岸。
沿著海岸縣北上,繞過元島的最北端,向西海岸行去。
不過剛繞過北端,就遇到了他的船隊。
元島已經進入大開發時代,雖然他的地盤還集中在中南部。
但不客氣的說,在元島完全沒有任何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