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夜喧鬧,煙火灑滿夜空。
再次乘船前往元島,半日不用就到了那邊。
正好陳祖義的船今日到港,李成直接就等在了港口這邊。
十幾萬的流民,歷經兩個月的行程,不遠千里從贛南來到元島。
中間也不知道受了多少苦,如今終於到了目的地了。
這批流民將會分成兩批,一批從新業鎮上岸,會安排在元水之北的土地上定居。
另一批則會在新港海灣沿新水而上,後面會在兩河之間和新水南岸的土地定居。
從流民遷移計劃制定以來,元島就開始做起接收這批流民的準備。
兩個多月的時間,在李成的傾力支援之下,三個定居區域、上百個居民點,都已經提前完成了建設,統一樣式的木板房和簡易房,大都是李成直接在地球下的訂單,全部標準化工藝。
到了這邊直接拼接安裝就好,就這樣也整整忙活了兩個月才算建好。
另外就是生活物資,十幾萬人吃喝拉撒耗費巨大。
小野真二那邊整整在美洲和東南亞地區採購了幾十艘船的糧食。
李成這邊在國內也進行大采購,吃喝用度這些東西加起來,至少有幾千集裝箱。
此時都已經到了各個居民點,會有專門的人為這些流民分配物資。
陳祖義手下的大小船隻都不夠用,汪直調了一半多的船前往永春州接應。
才算將這十五萬人給運了回來,如今歷經波折終於是到了。
李成在港口翹首以盼,對於人口他有一種難言的情懷。
元島這邊的人還是太少了,有人口才有生產力。
才能實現他未來的佈局,不然光靠平臺那是白扯。
啥東西都靠買,只能是無根浮萍,最後說不定會經濟崩潰。
雖然他沒上過大學、也沒學過經濟,但是這點道理還是懂的。
人口與生產力的提升,加上平臺的輔助,才是發展的王道。
終於,海面上看到了片片白帆,就像天邊的雲朵一樣。
戚繼光和安防部趕忙交待,讓軍隊做好防範。
雖然不可能出什麼事情,但萬一呢?
再說流民上岸,也需要人護送到居民點。
民政部這邊,更是在港口附近,架設了上百口的大鍋。
裡面都是噴香的米粥,還有一些燉的稀爛的大鍋菜。
這些流民在一路受了不少苦,船上也不可能提供太好的飲食。
上岸必須要讓他們吃頓飽飯才行。
除此之外,上百名懂醫術的郎中和醫生也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