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賈文淵是賈文和的堂弟,算是左相賈文和最親近的親信。
時年有四十五六歲的樣子,看起來有些古板,身材瘦削挺拔。
見到李成的時候,按照最高標準的使節來訪禮儀行禮。
與李玉昌等人進行了熱情友好的交流和磋商。
當然主要還是就雙方入臨安一事交換了意見。
賈文淵設想是從陸路北上,東海南路到東海北路,再到江南東路直抵臨安一條線。
進入臨安後入駐四方館,然後擇期去面見大乾國主。
李玉昌的意思是走水路,也就是海路北上。
直接沿著海岸線自錢江逆流而上進入臨安。
這樣的話速度會快上許多,畢竟他們還有好幾船的貨物呢。
等到臨安和國主就兩國商貿問題進行友好磋商之後,再乘坐大舟渡江北上,到大乾在江北的重鎮揚州溜達一圈,然後回返大元。
賈文淵則不想李成這位冒牌太子太過靠近北方,如今與大武國邊境摩擦日益激烈。
萬一到江北再被大武國給截了,那他們大乾國就有點麻煩了。
雙方談了兩天才算定下來,去揚州的事情暫時擱置再議。
賈文淵和柯必應乘坐大舟與大元使團北上臨安。
其他的人從陸路回臨安。
算是基本將這件事情定了下來。
九月初一,天高雲淡。
李成再次登上自己的“豪華遊輪”。
在禮部侍郎賈文淵和鴻臚寺卿柯必應的陪同下。
揚帆北上,一路經過蒲州、長樂府、溫州、台州到達錢江附近的明州地域,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多天,一路也算是遊山玩水,停靠了好幾個州府。
李成也算是藉此公費考察一番,看看北方的市場行情如何。
不得不說錢氏治國水平一般般,但是商貿事業發展還是不錯的。
尤其是長樂府、台州兩地,算是沿海重鎮,也是和全州一樣的商貿經濟中心。
人口眾多、市場廣闊,將李成看的眉開眼笑。
轉悠了幾天之後,算是對大乾市場有了整體的評估。
大乾國重點區域大都集中在東南沿海一代。
江南東路、東海北路和東海南路這三個區域。
狹長延伸至永春州以南三百里處,與南部的漢國交界。
向西則是以西部的群山為界,與大唐國為鄰,西南部拐了個角延伸出去,將大漢與大唐隔開。
順著這個彎一直延伸到黔東北路,與大蜀國、大楚國、大漢國、大唐國交界,算是五國交界之地。
那滋味,李成不用想都是酸爽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