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會被人看重。
是以完全理解不了李成這個縣令的思維。
不過大人能夠看重,還是讓他們非常高興的。
畢竟在大人這裡,自己這些人不是沒用的人,單是這一點就讓足以他們很高興了!
登上小環島,李成也被震了一下。
三山環繞這一塊小平原,岸邊是一道簡易的棧橋。
上岸之後,是十多間草棚,裡面擺著四五艘未完工的漁船。
李成呆住不是因為太壯觀,而是因為太簡陋了。
與他想象中的造船廠天差地別。
這簡直連手工作坊都算不上。
“大人,這裡就是日常造船的地方!”
劉翁引領著李成參觀,還給他講解著每個草棚的用途。
有四五個是造船的,旁邊很多的斧頭鑿子。
船體是在這裡拼合,用的還是卯榫結構。
怪不得他見到的漁船都沒什麼船釘。
原來大部分都是卯榫拼成的。
根本用不到船釘這些東西。
這些草棚中倒是有一座,是專門的鐵匠草棚。
李成拿起一根手臂長短的鉚釘。
重量還挺沉的,不過沒有幾根。
詢問原因才知道,這是大家練手之作。
這種船釘是用在帆船上的。
也只是個別地方會用到。
現在造漁船根本用不到。
還有一個棚子是專門熬樹膠的,裡面很多的陶罐、陶盆,樹膠就是從鳥島那種樹上弄回來的。
有個工棚是加工麻繩,船上的配套用品。
還有個是編織烏棚的,也是船上的配套。
另外還有個樹漆的棚子,裡面熬製的是船上用的密封漆。
李成轉了一圈,心裡有些失落,貌似距離造船還有很大差距。
他的大船能在這裡造出來嗎?
好像有點不太靠譜.....
“材料都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