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米長的漁船,速度又慢、裝載量又少。
根本就不適合在大海中運輸。
所以他決定要造船,而且是造大船。
最好是能將鄭和寶船造出來。
後期再造西方的遠洋風帆鉅艦。
當然飯得一口一口吃,路也得一步一步走。
先造出足夠現在使用的船就行。
白沙島在漁山島移動十里外。
島上有四十戶人家,一百來口子人。
是漁山島之外的第二大島。
白沙島以白沙灘得名。
島上遍佈椰林、沙灘。
踩上去舒服的讓人想要叫兩聲。
妥妥就是歌曲澎湖灣的原型。
不過他來不是要賞景的,是來找白沙灘的劉翁商量造船的事情,劉翁全名叫做劉全,這名字直接就讓他想起那位和大人。
不過此劉全可不是那狗腿子僕人劉全。
而是時代造船世家,大乾國前身閔越國全州船舶司的大匠。
後來因為全州船舶司解散,船匠們過得比較悽慘。
所以集體遷移到白沙島上,做起了朝不保夕的漁翁。
造船手藝卻沒有落下,漁山五島的漁船,基本上都出自他們之手。
劉全今年已經五十二歲了,頭髮、鬍鬚都是花白。
李成一上岸,老頭兒就帶人跑了過來。
這個縣令老爺好,每次都會帶東西過來。
李成這次也沒有例外,慢慢一船的米糧布匹。
陪著劉全看了看風暴受災情況。
比起漁山島來,白沙島這邊要好得多。
畢竟都是手藝人,修的房子也比其他島結實很多。
“劉翁,這次來我是打算造船!身後這兩位是王五和王七,他們也都是造船的大匠,曾經造過最大的船隻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在海中遠洋行至萬里之外!”
王五和王七憨厚的拱手笑了笑。
“縣令大人說的是真的?兩位大匠,請受小人劉全一禮!”
劉全愣了一下,趕忙向王五和王七行大禮。
在工匠這個領域,見到大匠行禮那是規矩。
雖然劉全也算的上大匠,但是他可造不出四十丈的大船。
能造出十丈的已經算是大匠了。
十丈多少米?
那就是三十三米!
古代三十三米的船,絕對算是巨無霸型別的。
人家兩位呢?能造出四十多丈的鉅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