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彌陀城內在未來的五天時間,簡直熱鬧到了極點。
而且,出現了不少次規模不小的叛亂。
吳銘甚至親自參加了幾次鎮壓。
這完全是預料之中的事情,那些大家族,有的甚至可以控制兩三個營的兵力,他們的家族子弟都掌握著一定的兵權,有的是千夫長,有的是萬夫長,哪怕是從來沒修煉過的凡夫俗子,因為能夠與大家族攀上一點關系,都可以做一個掌管數百乃至上千人的頭領。
當他們聽說吳銘要對他們這些人展開治理後,當然不肯讓步。
於是,有一些大家族,準備帶著所能管轄的王軍離開彌陀城。
吳銘怎會讓他們輕易離開。
你想走,可以,帶著你的家人離開彌陀城,吳銘絕不會攔著。
但是,想要拉幫結夥,帶走一部分王軍,吳銘絕不會允許。
於是,吳銘甚至親自將一夥人攔在城門口,那一家姓潘,在彌陀城裡算是名氣不小,老家主潘文與鎮北王還有親戚關系,也因為如此,潘文做了一個營主,手下掌管著數萬的王軍。
潘文的幾個兒子,得到了他的幫助,在另外兩個營中也手掌兵權。
潘家聽說吳銘要奪了他們的兵權,哪裡肯幹,但是他們又不敢跟吳銘叫板,鎮北王當權的時候還好說,現在,連鎮北王都被吳銘給軟禁了,就憑他潘家自然無法跟吳銘抗衡。
最終,潘文準備帶著一家老少,帶著手中能夠掌握的兵馬離開彌陀城,哪怕是找個山頭也的算,手裡有兵,做什麼都可以。
結果,吳銘就是一個人,將潘家擋在了城門口。
潘文和一家老小,拉走了王軍十三萬,可想而知,這種裙帶關系已經到了何種厲害的程度,十三萬王軍,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面對吳銘攔路,潘文一家有點犯愁。
但是,潘文依舊不肯回頭,他跟吳銘講什麼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咱們井水不犯河水等等,說了一大堆大道理,吳銘就是一句話,你這種人,不論是陽關道還是獨木橋,你都不配走。
你的路,只有一條,黃泉之路。
說完,吳銘毫不猶豫,直接滅了潘文。
潘文一死,潘家的那些子孫自然不幹,一股腦的往上沖,想要跟吳銘拼個你死我活,只可惜,他們在吳銘的眼中實在太弱小了。
也就是一炷香的時間,吳銘連殺潘家一百三十二口。
不過,這一百三十二口人之中不包括老幼婦孺,殺的全都是成年男子,也都是向吳銘發起挑戰的,起初,潘家的人下令,王軍之中有不少人圍攻吳銘。
但是很快,潘家的人發現,他們已經無法繼續指揮這十幾萬王軍了。
一來,十幾萬王軍之中,大部分並不知道潘家帶他們出城要幹什麼。
忽然聽說,潘家窯帶著他們叛離彌陀城,直接就有一大半不幹。
很簡單,王軍之中的不少人,家人都在彌陀城裡,他們之所以到現在還死守彌陀城,實際上也是在守衛他們的家人,可潘家卻要帶他們離開這裡,得知真相後,他們自然不會再跟潘家的人為伍。
剩下的一部分,有不少都算是潘家的嫡系了。
嫡系,同樣不想死。
在吳銘狂殺數百人之後,那些人也就老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