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太多了!”王崇雲有來由的感嘆了一句。
六單的銷量報告出來了,超乎王崇雲想象的數字,首周銷量52萬1210,每日銷量還保持3000+,預計總銷量會超過70萬。
真的,難以想象的數字,王崇雲問詢自己六單宣傳他做了什麼嗎?似乎並沒有,那麼是為什麼產生這個微小奇蹟,令人費解。
五單資料大突破,來源於他使用了非常規不可複製武器,也來源於改變了cd內容分佈。
前面四單隻有一張盤,盤裡麵包含歌曲、個人特典、生寫、握手卷,五單開始變革,變成通常盤、typea、typeb、typec,每一張盤有相同內容,也有不同內容,都附帶生寫、握手卷。
不同的內容除了dvd,還有生寫,通常盤是全身照,typea是半生照,typeb是大頭照,typec是私服照。
生寫經過五單的不斷嘗試,現在已經把樣式穩定下來,每張圖精修,尺寸略大,讓每一張生寫都具有觀賞價值,回到生寫購買本來的意義——好看。
好看的東西,具有價值,會去購買,會去收藏。
hun的生寫每一張都具有觀賞性,吸引人,購買慾望自然會增加,其他措施都是旁枝末節。
當然一樣,每一個人每一單有六種不同的樣式,這樣~~真愛粉想要神龍,會多買些專輯,就像抽卡一樣。
這樣的措施,雖然王崇雲沒有強迫,但大多數粉絲對於新單都會購買兩張以上,更多的會買全套四份,少部分則是十份,二十份買。
新單銷量50萬,並不是有五十萬人購買,重複著佔據絕大多是。
類似於全握卷,你要讓我們成員握50萬人,手都給你磨破皮。
但,這是銷量劇增的根本理由嗎?
並不是,重複購買再多,也不可能幾萬人撐起全場,購買基數還是要大。
那麼是4000年事件的促進作用嗎?
也不應該,‘4000年事件’被無良媒體誇張報道,導致的負面影響絕對大於正面,一些不瞭解內情的媒體人,只看到‘炒作’兩字便開始上頭,辱罵小鞠,抹黑hun便是證明。
紅黑也是紅,紅黑的紅要轉換為購買力,需要更長時間的洗白,不是事情剛結束沒多少,風向便反轉。
那麼是新的宣傳策略?
前面四單的宣傳策略更多是在滬寧,是在四大一級城市,有幾次去了小城市。
不過,祈願去小城市帶來的宣傳效果無限等於零,農民伯伯更關心隔壁村老王的出軌事件,還有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對於hun,再怎麼宣傳,也提升不了多少購買力。
而五單開始,宣傳活動放眼全國,華東市場、華北市場、華南市場、華西南、西北市場,宣傳的力度和前面四單並不能比,單單宣傳期登上的節目數可以說是前面四單的總和。
到了六單,不放下電視宣傳的同時,注重線下宣傳,地鐵、寫字樓、廣場,省會城市、重要城市都有覆蓋。
線下渠道的廣告鋪設是銷量提高的理由嗎?
似乎也並不是,偶像並不是必需品,沒有需求的人,再怎麼宣傳也會選擇漠視。
那麼理由是什麼,王崇雲思考了很久,得出了一個解釋:
“華夏人太多了!”
華夏人多,只要這是必需品,非常輕易便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不是必需品,只需要培養一小部分,在14億這麼大基數下,也很輕易成為第一大市場。
現在,我們國家國力愈加鼎盛,經濟愈加繁盛,服務業所佔的比重也在擴大。作為服務業一大分支的娛樂行業,所擁有的客戶群非常龐大,個人消費裡願意花在娛樂消費上的份額也在變大。
簡單的說,國家有錢了,民眾也有錢,願意消費在娛樂行業的意願也變大了。
hun這三年的發展,其中很大一個任務是開拓飯偶像的土壤,這也是王崇雲需要‘神選一期生’的原因。任何行業開拓市場都非常難,對於開拓市場的人員戰鬥力要求很高。
經過兩年半時間,成果呢?
首周銷量50萬+便是答卷,華夏的偶像市場做起來了。
趁熱打鐵,剛死還熱,王崇雲及時調整hun的發展路線,在這天賜良機裡,壯大自身力量,以應對未來一定會來的競爭對手挑戰。
有一點,華夏人的創造力量很強,模仿力量也很強,只要一個企業成功了,會帶火一個行業,很短時間,雨後春筍的出現一堆同型別企業。
最近,熊野報告說,公司裡許多元老有被獵頭公司盯上,包括他也被來自老同學的邀請另起爐灶,但被他婉拒了,也證明這點。
對於這樣的情況,熊野問詢王崇雲如何處理。
王崇雲並不在意,主要元老都有簽訂‘競業協定’,離開公司,兩年不能從事同行業。有規避的方式,但也無關緊要,只要再給他一年時間,並不怕同行業競爭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