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要有發展,要一直延續下去,僅僅憑藉一期生並不夠,還需要二期生、三期生、四期生,這些後輩的力量,所以hun徵募了二期生,還打算在明年徵募四期生。
二期生徵募的時間是在去年的四月,正式名單公佈是在七月。劇場公演,正式出道是在11月。到現在算算,建隊已經過去一年,正式出道也已經過去九個月時間。
這一年給出的答卷,差強人意,或者說並不在意。
二期生的徵募由熊野全程進行,徵募標準也是他們制定,王崇雲只干涉了center人選,所徵募到的結果是熊野他們認定,符合‘元氣可愛’隊風的即戰力隊伍。
更看重的是偶像資質,對於品性和偶像覺悟看得比較輕。
這樣的二期生隊伍,王崇雲早期時候有過關注。
發現她們也同樣嬌生慣養,小女生心性,比一期生還更不能吃苦,排練上課時候偷懶閒聊較多,上課氛圍是不錯,但是——你們是來當偶像的,現在訓練是為了提高偶像技能,為了更好的當偶像,你們以為是在玩嗎?
這樣輕鬆,不認真的氛圍,加上主教老師也都比較溫柔,讓王崇雲不太滿意,找熊野說過這件事。
熊野跟進,訓練的氛圍有嚴謹些。但王崇雲時隔一個月再過去時候,發現二期生她們的排練又回到開始之初。
散漫、輕鬆、愉快,成員和老師關係不錯,師生融洽,成員間和睦,一派和諧景象。和一期生訓練課上,全員凝重、每節課必有人一哭,老師滅絕師太般兇厲教學相比,可以說有天壤之別。
這樣友愛的景象,讓王崇雲眉頭皺起,想再次去找熊野,想了想又放棄。
等到驗收集訓結果時候,王崇雲看到,二期生的歌舞水平、排練出的公演節目,果然不能看,跟掉進翔坑裡的小屁孩,還掙扎了數久,讓全身都沾滿各種翔的情況一樣,頓時不想要了。
非常不齊,無力感,出錯,各跳各的,節奏跟不上,完全沒有表情管理,集訓的三個多月都去東北玩泥巴了嗎?
王崇雲本來決定延遲二期生公演時間,讓她們回去重新排練。
但熊野的一席話,還有王崇雲本身對二期生的定位,讓他又收回去了決定。
熊野說:“二期生是我們團本土化的重要嘗試,讓她們先展現出稚嫩的地方,再透過努力,獲得顯而易見的成長,不是更符合48系女團的宗旨‘成長女團’嗎?”
王崇雲並不認同熊野這種粗淺的對‘成長性女團’的見解,熊野他們認為‘成長性女團’就應該開始表現得稚嫩、笨拙,最好最開始表現得越稚嫩、越笨拙、越醜越好,這樣成長帶來的效果越明顯,粉絲會收穫更多的感到。
問題是社會越來越商業,人心越來越浮躁,在未來更加資本化的世界裡,粉絲們是沒有足夠的耐心陪著,看不到任何亮點的成員慢慢成長。
簡單的說,初期展現的稚嫩,醜,讓粉絲勸退,沒有粉絲,誰去見證偶像的成長,鬼嗎?
但,詳細理由王崇雲沒有告知熊野,他在二期生的定位裡說服了自己:
hun要發展,要延續,只憑借一期生不夠,還需要二期生、三期生、四期生的力量。而這些一期生之後的n期生,實際上只是後輩,二期生和三期、四期在王崇雲心目中的地位一樣,只是後輩。
這樣,並不需要過於重視二期生,二期生要是養成壞了,還有三期生、四期生、五六七八期生可以替代。而只要每一期有一兩個崛起,也就賺了。
hun成員太多了,資源分配永遠都是難題,王崇雲認為最理智的做法還是集中資源到一期生身上,至於二期生,讓她們看命運前行吧!
王崇雲之後,並沒有再管二期生的事情,把二期生當填充劇場公演場次的存在,也不認為除了鞠芸汐和馮婧朵外,其他人有什麼太好發展。
可以說,二期生們是被放棄,不被期待的隊伍。
之後,二期生的公演上座率劇降,最低的一場公演臺下的觀眾只有14個人,比臺上表演者還少。
這讓劇場經理和運營非常不快,嘗試了多種措施,上座率上升一些,但和h隊、u隊兩隊場場爆滿,抽選比10比1、8比1的資料相比,還是過於難看。
n隊成員內心也焦急,想方設法提高上座率,比先前更加拼命的在訓練上,提高公演的觀賞性。但依舊成效不大,粉絲已經認定了n隊公演就是渣渣,再怎麼提升,也是渣。還有h隊對比,完全是渣中之渣——哪渣。
再之後,王崇雲給二期生企劃了專屬綜藝,去展現二期生成員們的情感和羈絆,上座率再上升一點,但還是不能看。
等到今年四月,不用b隊的公演,用的是k隊的第五套公演《逆流而上》,上座率開始穩步上升,到了六月時候,連週中公演上座率也能達到100,產生了微小奇蹟。
這讓王崇雲很困惑,怎麼做到的,難道是公演表演質量變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崇雲去看了一次她們公演,再結合粉絲評價知道了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