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當,26歲,名字普通,人也很普通。
我的成長曆程就像大多數華夏人一樣,父母是普通工薪階層,上著普通的小學,普通的中學,普通的大學,再從大學畢業找了份普通的工作。
而且我長相也普通,能力也普通,我就是一個普通人。
不過,我以前並不這麼認為。
或許曾經看過太多小說的緣故,我一直以為自己很厲害,未來會成為一個大人物。就像小說裡的主角一樣,只要你想,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很會想,我想著進入高中會桃運連連成為女生傾慕物件,進入大學會萬眾矚目成為學校風雲人物,進入職場會豬突豨勇成為社會精英分子。
只要我意志足夠堅定,想的足夠多,終有一天會成為大人物,成為優秀的人,有錢有權,過上令人羨慕的人生。最後還擁有無數個技能,隱身一家酒吧當調酒師,冷眼旁觀人世百態,超然於世。
這種觀念一直持續到了我25歲,已經出來工作的第二年。
那時候就算在很一般沒有前景的公司工作,我也想著這只是暫時的,只要我不放棄夢想,奇蹟一定會發生,就像小說裡的主角一樣。
但當我因為一件工作失誤,導致牽連到很多人。為彌補錯誤忙活了數天,放下身段,低聲下氣求著人解決時候,我才醒悟過來,或許我並不特別,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或許沒有或許,我就是一個普通人。
觀念轉變的過程有些痛苦,但我還是轉變過來了,我認識到‘我這輩子只能這樣了’。
25歲時候認識到這點,似乎也不太晚,我這麼想著,開始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開始儲蓄,買保險,想著老了以後應該怎麼自理。
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了hun48,一個女子偶像團體。
我以前並不追星,認為我自己這麼厲害,為什麼還要追星?但當我認識到自己很普通之後,我喜歡上偶像耀眼的感覺。從她身上,我看到了曾經沒達到的高度和夢想。
不過,我發現在hun這麼多成員中,相對於那些高人氣,魅力明顯的成員,我更喜歡那些資質一般,不被重視,又獨自很努力的成員。
要說原因,我感覺還是認識到自己很普通的關係。
像白汐、劉炅然她們太耀眼了,耀眼得讓我感到自己拙劣,感覺一到她們身邊,就會被她們漫罵‘刁絲男,看不起你,滾遠點’,那種氣息令我連她們的握手會都不敢排隊。
雖然我知道白汐其實一點都不女神,劉炅然是一個很溫和的人,絕對不會罵自己,但還是不敢。
所以,我對於hun,推的都是邊緣成員,徐晗、徐伊人、許楊玉琢她們,並沒有多少出場機會,也沒有多少粉絲的她們。
其中,我的首推是徐晗,她是一個值得推的成員。
她的外貌條件在普通人算是漂亮的,但在hun裡,並不出彩,乃至說‘有些顏值低下’也不過分。
她的能力,除了彎彎腔明顯外,也沒有引人注目地方,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偶像。
我會推她,也是因為她的普通,她的普通會讓我有種同類感,還有平等感,在她面前並不會有低人一等的感覺。不像趙佳敏,總覺得她很自視清高,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普通粉絲,時刻散發著顧影自憐感。
還有康敏也是,早之前被她笑容裡的感染力和自信所吸引,關注過一段時間。那事件發生後,對她的偶像濾鏡光壞褪去,感覺她其實是一個很自私的人。一直說要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但實現途徑似乎不是偶像這條路。她有更高的追求,現在的當偶像只是借道的過程。也看不起粉絲,只是把粉絲當做實現目標的工具而已。
這兩個人看似年齡小,但心機都很深。我認識到這點後,對她們只有黑,沒有好感。
而徐晗不同,瞭解得越深,我越發現徐晗真是一個值得推的成員。
還有,她的覺悟和行動,也讓我佩服,讓我看到了為了夢想孤注一擲的魄力,反過來激勵到了自己。
她或許知道了自己很普通,資質比不過其他成員,不會被運營重視。於是在高三這個人生最重要的十字路口選擇放棄前行,留在原地等待可能出現的轉機之路。
這樣的行為透過其他成員部落格被飯圈知道時候,所有粉絲包括我自己都是覺得愚蠢的,完全沒有必要,也沒有實際的意義。大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她也並不笨,學力足矣考上大學,完全可以考上大學之後再兼顧團內活動,一點都不耽擱。
就像莫寒,戴萌一樣,真的沒有必要。
但她還是做了,休學留在hun,做選拔成員的替補。實際上並沒有多少替補機會,大多時間待在宿舍自理髮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