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過了一年,竟然直接開啟甄選了,這又震驚到我了。
雖然時運好,2011年兩國關係這麼快開始回暖,但真的打算在華夏建立akb分團,還是震驚到我,這王崇雲有水平。
當時樓主已經畢業回國了,在滬寧工作,對akb興趣濃厚,也就關注了hun。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此先誇一誇hun真有錢,真不愧是廣告說的‘本世紀最大規模的偶像甄選’,到處都看得到偶像甄選的廣告,這錢花得真是下血本,久越真打算經營好hun,野心很大。
這甄選規模是早期akb沒得比的,早期的akb宣傳不過到處發發傳單,在幾個主要的‘甄選雜誌’上釋出最便宜的廣告。最大的宣傳點只是在廣告頁上‘由製作過小貓俱樂部的秋元康子擔當製作人’這句話,其他什麼‘有劇場’、‘會發專輯’、‘專業舞蹈培訓’全是虛的,就是一個地下女團,騙小女孩的。
久越雖然沒有秋元康子的名頭,能單憑名字就騙到這麼多優秀的苗子。但能在宣傳力度上花這麼多金錢下去,能吸引到的報名者應該會不少,這點值得誇。
後面是一期生合格名單,我看過釋出會,著重觀察過每一個一期生成員,看一期生質量如何。
結果是,這選人標準也值得誇一誇。
akb最大的魅力還是素人養成感,要是hun招的全是非常專業的藝能人,那乾脆說是宇宙國女團得了,不要侮辱akb的名聲,浪費好模式。
繼續回到一期生質量上,那時看釋出會,對一期生的初印象是——人似乎有些太多,四十八名正式成員是要強行湊48數才符合48系的名字意義嗎?
不太懂,但還是覺得人數太多了,這麼多成員,公司還是初創,製作人也不是專業演藝圈人士,對這麼多成員培養得來嗎?有這麼多資源給她們?
樓主對此持懷疑態度,不太看好hun招了這麼多人進來,又對她們負不起責任,覺得會耽誤小女孩的青春。
不過,其中有幾個成員質量是真的不錯,這點很值得誇獎。
他們久越在選人時候,似乎有在刻意找akb人氣成員的相似品,比如和‘娘娘’像的白汐,和筱田麻裡子像的許佳琪,和阿醬有些神似的張昕,和優子給人同樣感覺的康敏,這些成員招進來,能吸引住很大一批akb粉絲,這點久越做得很不錯,值得誇一誇。
樓主在akb是推女王的,也就是筱田麻裡子,自身經歷跟她有些像,單推她。
回滬寧後,比較少關注akb事情,有了hun順勢推了kiki,似乎也是一個逗比,品性和女王很像。
女王、kiki的事情不提,你們估計也不愛聽。
下面說說hun後面的一系列操作,也很值得誇。
早期的akb有很多錯誤,運營在路線規劃上也太多失敗的地方。
而hun似乎有研究過akb的發展歷程,在運營上規避了許多錯誤。
詳細說起來又是長篇大論,這樓文字已經夠多,繼續說hun做得好的地方。
第一免費制度,hun初創團體,幾次大型團隊活動都是免費門票制,這點很好。
第二‘嗨48’的誕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帶來,手機日益是未來娛樂生活主流媒介,久越推出這個官方應用,並且投入資源不少,值得誇。
第三,也是很重要一點,久越並不急於收益。
這一點很不像是商人做派,收益是一家公司最根本追求。
久越在hun上花了這麼多資本,但似乎對於收益並不熱衷,半年下來唯一的收費只有兩個,見面會和握手會,頻率非常低。對於官方周邊的營銷力度也不大,似乎並不在乎收益。
這一點很值得誇,akb系女團並不同於其他女團,要想擁有足夠影響力,產生大收益,需要很多金錢、時間投入。並且不能過於急躁的去壓榨粉絲的錢包,在粉絲群並不穩固時候搞很多收費活動非常容易勸退粉絲。
但這種做法,又讓樓主很看不懂,hun到底要的是什麼?
投入這麼大資本,這麼多人力物力,還有關係網,這久越公司,或者說久越的老總王崇雲到底想要從hun上獲得什麼?
本質還是金錢,只是所圖甚大,等更未來的收割嗎?
還是為了理想,這王崇雲有某一方面的固執,想建立華夏人自己的女團。不過看他的經歷似乎並沒有這方面的民族情節,只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
抑或者說是有錢人的惡趣味?
樓主是個窮人,剛全款買下一處房子,已經身無分文,對於王崇雲這樣有數億級別資產的有錢人世界想象不到,想象不到這麼有錢之後會有怎麼樣的思想改變。
或許這王崇雲就是太有錢了,單純撒著錢玩。
喜歡締造國民女團請大家收藏:()締造國民女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